蟾蜍膏

CHAN CHU GAO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三因》卷十五

寒性指數

12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33%
肝經 33%
胃經 33%
腎經
肝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蟾蜍膏為一傳統中藥外用方劑,主要成分之一即為蟾蜍,而非青蛙。蟾蜍,在中醫學中稱為「蝦蟆」,其皮膚分泌物含有多種生物鹼,如華蟾酥毒基與脂蟾毒配基等,具有強心、抗炎、止痛及抗腫瘤之效。據《本草綱目》記載,蟾蜍能解毒、消腫、止痛,對於瘡癰、腫毒有特殊療效。將蟾蜍加工製成蟾酥,再與其他藥材如冰片、麝香等配合,可增強藥效,形成蟾蜍膏。此膏外敷於患處,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加速炎症吸收,對各種皮膚病變、燒燙傷後期治療及慢性關節炎等有良好效果。但需注意,蟾蜍毒素劇烈,使用時應遵醫囑,避免內服或過量外用,以免中毒。

蟾蜍膏中添加血餘炭,主要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1. 活血化瘀: 血餘炭是動物血經過炭化後的產物,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蟾蜍膏本身也具有消腫止痛的功效,血餘炭的加入能增強其活血化瘀的作用,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加速炎症消退,緩解疼痛。
  2. 解毒止癢: 血餘炭具有解毒止癢的功效,可以減輕蟾蜍膏中某些成分可能引起的皮膚刺激和瘙癢,提高藥膏的安全性。

總而言之,血餘炭的加入可以增強蟾蜍膏的活血化瘀和解毒止癢功效,提高藥膏的療效和安全性。

蟾蜍膏方劑中加入豬脂膏,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增強藥效: 豬脂膏具有滋潤、滑利之性,有助於蟾蜍毒素更易於滲透皮膚,發揮其消腫止痛、解毒散結的作用。同時,豬脂膏本身也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功效,與蟾蜍毒素相輔相成,提升治療效果。
  2. 改善藥性: 蟾蜍毒素性寒,而豬脂膏性溫,二者結合可以中和藥性,減少對身體的刺激,避免寒涼之弊。此外,豬脂膏還可使藥膏更易於塗抹,增加患者的舒適度。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蟾蜍膏」

中藥方劑「蟾蜍膏」,主要成分是:青蛙、血餘炭、豬脂膏。

中藥方劑組成介紹:

血餘炭

  • 性味:苦、溫
  • 歸經:肝、腎、肺、大腸等經
  • 功效:活血化瘀、行氣止痛、溫中散寒、化腐生肌、清熱利尿、止血、化瘀利尿、生肌

血餘炭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溫中散寒、化腐生肌、清熱利尿、止血、化瘀利尿、生肌等功效。血餘炭活血化瘀,可緩解因血瘀引起的疼痛,改善氣血運行。血餘炭化腐生肌,可促進傷口癒合,增強機體免疫力。血餘炭清熱利尿,可清熱解毒,利尿消腫。血餘炭止血,可抑制出血,止痛,有利於創面的癒合。血餘炭化瘀利尿,可活血化瘀,利尿消腫。血餘炭生肌,可促進創傷、潰瘍的癒合。血餘炭可治療跌打損傷、癰腫、潰瘍、咳血、吐血、衄血、尿血、崩漏、熱淋、石淋、尿血、瘡瘍、腫毒等症狀。

總結

中藥方劑「蟾蜍膏」,主要成分是青蛙、血餘炭、豬脂膏。血餘炭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溫中散寒、化腐生肌、清熱利尿、止血、化瘀利尿、生肌等功效。蟾蜍膏可治療附骨疽,附骨疽是一種嚴重的皮膚感染,會導致膿液和骨頭從瘡口中流出。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導致嚴重的併發症,甚至危及生命。

傳統服藥法


蟾蜍1個(去頭用),石硫黃(別研)半兩,乳香(別研)半兩,木香半兩,桂(去粗皮)半兩,露蜂房1個(燒灰用)。
上為末,用清油1兩,調藥末,入瓷碗盛,於銚子內重湯熬,不住手攪,令成膏。
絹上攤貼之,候清水出,更換新藥。瘡患甚者,厚攤藥貼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蟾蜍膏有毒,使用時要注意用量。
  • 蟾蜍膏不宜長期使用,以免引起副作用。

相關疾病


癤和癰骨及軟骨之惡性腫瘤(骨癌)慢性多發性(多病灶性)骨髓炎

相同名稱方劑


蟾蜍膏, 出處:《三因》卷十五。 組成:大蝦蟆1個,亂發1塊(雞子大),豬脂油1斤。 主治:附骨疽。久不癒,膿汁敗壞,或骨從瘡孔出。

蟾蜍膏,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二八。 組成:蟾蜍1個(去頭用),石硫黃(别研)半兩,乳香(别研)半兩,木香半兩,桂(去粗皮)半兩,露蜂房1個(燒灰用)。 主治:一切瘡腫、癰疽、瘰癧等疾,經月不癒,將作冷瘻。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