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血竭破經丹是一種常用於治療月經不調及血瘀症狀的中藥方劑,其組成中包含大黃,主要是由於大黃具有清熱瀉火、活血化瘀的特性。大黃屬於瀉下藥,其苦寒的性質能有效清除內部的熱滯和濕困,有助於改善血瘀引起的疼痛和不適。在血竭破經丹中,大黃的作用不僅在於促進腸道蠕動,還能幫助血液循環,降低經期不適。
此外,大黃具有通經活血的效果,能疏通經絡,消除血淤,促使月經順利來潮。對於那些因血瘀而導致的痛經、經期不規則或是月經量少的患者,大黃的加入使得方劑的療效更加全面,能夠達到調經、通淤的目的。因此,血竭破經丹中選用大黃,是基於其對改善血液循環和促進經期健康的重要作用,既能強化整體療效,又能針對症狀進行有效調治。
血竭破經丹方劑中含有硼砂,主要原因如下:
- 活血化瘀: 硼砂性寒,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能有效改善經血瘀滯、腹痛等症狀。
- 解毒消炎: 硼砂亦具解毒消炎之效,可抑制細菌感染,預防傷口感染,促進傷口癒合。
然而,硼砂具有一定毒性,使用時應謹慎,需在專業醫師指導下服用。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血竭破經丹之傳統功效與主治
此方劑載於古籍,主治「婦人血閉不通」,即女子經血瘀阻、閉經不行之證。古代醫家認為,此類病機多因氣滯血瘀、寒凝或熱結導致胞宮血脈壅塞,當以破血逐瘀、通經導滯為治。方名「破經」二字,顯見其藥性峻猛,意在速通瘀滯,非平緩調經之劑。
組方邏輯與治療原理分析
君藥:錦紋大黃
- 性味苦寒,歸大腸、肝經,具瀉下攻積、涼血逐瘀之效。
- 以醋浸製,取其酸收之性引藥入肝經血分,增強破血化瘀之力;醋製亦緩和大黃瀉下之峻,專攻血分瘀結。
- 《本經》言大黃能「下瘀血,血閉寒熱」,正合此方通閉之用。
臣藥:硼砂
- 性甘鹹涼,傳統外用清熱解毒,內服可化痰散結。
- 此方用硼砂或取其「軟堅」之性,助大黃破除血結;或因其微毒之性,與大黃共奏「以毒攻滯」之效,然用量極輕(僅1錢),恐為佐助。
配伍特點
- 醋丸酒送:醋和為丸,既緩藥性,又引藥入血;酒與紅花湯送服,酒能行血,紅花活血通經,協同增強藥力,直達病所。
- 方名疑義:方中無血竭,然血竭為散瘀定痛要藥,或為古籍傳抄脫漏。若加入血竭,其散瘀生新之效,當更契合「破經」之名。
推論可能功效
全方以大黃為核心,峻下熱結、破血逐瘀,佐硼砂消積軟堅,專攻血分實熱瘀閉。適用於體質壯實、瘀熱互結之閉經,症見經閉腹痛拒按、舌紫黯、脈沉實者。然因藥力峻猛,需辨證精準,恐虛證誤用反傷正氣。
治療原理
藉大黃瀉下通腑之力,導瘀熱從腸道而出;兼以酒、紅花溫通血脈,化解胞宮瘀阻,體現「通因通用」之法。古人或認為「血閉」需猛藥開路,待瘀去新生,再調補沖任,此方當為治標急之劑。
傳統服藥法
錦紋大黃1兩(去皮,醋浸1宿),硼砂1錢。
上為末。醋和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3丸,食前好酒、紅花湯送下。
本方名"血竭破經丹",但方中無血竭,疑脫。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血竭破經丹, 出處:《普濟方》卷三三三。 組成:錦紋大黃1兩(去皮,醋浸1宿),硼砂1錢。 主治:婦人血閉不通。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