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木香厚朴湯中加入木香,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疏肝解鬱,行氣止痛:木香味辛、苦,性溫,入脾、胃、肝經。其具有行氣解鬱、止痛止瀉的功效,能疏通肝氣鬱結,緩解胸悶腹脹、脘腹疼痛等症狀,配合厚朴,共同達到理氣止痛的效果。
- 健脾和胃,消食導滯:木香還能健脾和胃,促進消化,對於食積停滯、脘腹脹滿、消化不良等症狀有很好的緩解作用。與厚朴共同作用,能改善脾胃功能,增強消化能力。
木香厚朴湯為一經典中醫處方,主要用於治療脾胃氣滯、濕阻中焦所導致的腹脹、噁心等症狀。在該方劑的組成中,包含了桂枝這一重要成分。桂枝性溫味辛甘,歸心、肺、膀胱經,在此方中起到溫陽散寒、助陽化氣的作用。因脾胃為後天之本,主運化水濕,當脾胃功能失調時,易生濕生痰,造成氣機不暢。桂枝能促進脾胃的陽氣運行,有助於改善脾虛濕阻的情況。此外,桂枝還能調節其他藥物的性能,使之更好地發揮療效。總體而言,桂枝在木香厚朴湯中的應用,既可增強整體溫中散寒的效果,又能協調諸藥之間的關係,從而達到治療脾胃氣滯、濕阻中焦的目的。
木香厚朴湯中加入桃仁,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活血化瘀: 桃仁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改善氣血運行不暢,減輕腹痛、腹脹等症狀。厚朴、木香等藥材則有助於理氣消積,與桃仁共同作用,可達到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的效果。
- 潤腸通便: 桃仁性潤滑,能潤腸通便,改善便祕,促進腸胃蠕動,有助於排出積滯,配合厚朴、木香的理氣作用,可有效緩解便祕引起的腹脹、腹痛等症狀。
木香厚朴湯中加入陳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理氣燥濕:陳皮性溫,味辛,入脾、肺經,具有理氣燥濕、化痰止咳之效。厚朴、木香雖擅長行氣止痛,但容易造成腸胃濕氣滯留,陳皮加入可助其燥濕化痰,使氣機通暢,藥效更佳。
- 調和脾胃:陳皮可健脾和胃,促進消化吸收,有助於厚朴、木香等藥物更好地發揮作用。同時,陳皮還能緩解厚朴、木香可能帶來的燥性,防止藥物對胃腸造成刺激。
木香厚朴湯中包含厚朴,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厚朴善於行氣消積: 厚朴味辛性溫,具有行氣消積、燥濕止瀉的功效。其能疏通腸胃氣機,消除積滯,對於食積停滯、脘腹脹滿等症狀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 厚朴與木香相輔相成: 厚朴行氣消積,木香則行氣止痛,兩者配伍,一消一止,相輔相成,能更有效地緩解因氣滯血瘀引起的腹痛、腹脹等症狀。
木香厚朴湯中加入肉荳蔻,主要基於其 行氣止痛、溫脾止瀉 的功效。
木香厚朴湯 主治 脘腹脹滿、食積不消、腹痛泄瀉 等症,而肉荳蔻味辛溫,具有 行氣止痛、溫脾止瀉 的功效,能與方中木香、厚朴等藥物協同作用,增強 行氣消食、止痛止瀉 的效果,使療效更佳。
此外,肉荳蔻還有 溫中散寒 的功效,可有效緩解由寒邪引起的腹痛、腹瀉等症狀,進一步提升方劑的整體治療效果。
木香厚朴湯中加入赤石脂,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固澀止瀉: 赤石脂性澀,能收斂腸胃,固澀止瀉,配合木香、厚朴等理氣健脾藥物,更能有效改善腹瀉症狀。
- 止血止痛: 赤石脂入肝經,具止血止痛之效,可輔助治療因脾胃虛弱、肝氣不舒而引起的腹痛、便血等症狀。
因此,赤石脂的加入,不僅加強了木香厚朴湯的止瀉功效,更增加了其止血止痛的作用,使其更能有效治療脾胃虛弱、肝氣不舒引起的腹瀉、腹痛、便血等症狀。
木香厚朴湯為中醫常用方劑之一,主要用於治療因脾胃氣滯所導致的腹脹、噁心等症狀。其組成包括木香、厚朴等多種草藥,其中皂莢作為一味重要成分,具有獨特的藥效作用。皂莢性溫味辛,歸肺、大腸經,能行氣消痰、開竅利咽。在木香厚朴湯中加入皂莢,主要是利用其強烈的辛散特性,幫助其他藥材更好地發揮作用。一方面,皂莢可以增強整個方劑行氣止痛的效果;另一方面,它還能夠輔助化解痰濕,改善消化道的氣機運行,從而達到緩解腹部脹滿、增進食欲的作用。總體而言,皂莢在木香厚朴湯中的應用,充分體現了中醫“藥物相輔相成”的配伍原則,使整個方劑更加完善有效。
主治功效
木香厚朴湯主治功效分析
古文出處
《黃帝素問宣明論方》| 劉完素
古文內容節錄
「...木香厚朴湯,治痔瘻脫肛,腸胃間冷,腹脅虛脹,不思飲食。」
主治功效分析
木香厚朴湯主治痔瘻、脫肛、腸胃間冷、腹脅虛脹、不思飲食。
治療原理分析
根據方劑組成,可推測其治療原理如下:
腸胃間冷,腹脅虛脹,不思飲食: 此為脾胃虛寒,運化失司之證。方中木香調理脾胃、行氣止痛;厚朴健脾燥濕,有助於恢復脾胃運化功能;肉豆蔻暖胃,可改善脾胃虛寒;陳皮行氣健脾,可改善腹脹、食慾不振等症狀。諸藥合用,共奏溫中健脾,行氣消脹之效。
痔瘻、脫肛: 此多因中氣不足,氣虛下陷,兼有濕熱瘀阻所致。桂枝溫經散寒,有助於溫通經脈;桃仁活血化瘀,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消腫止痛;赤石脂固腸止瀉,有收斂之功,有助於脫肛的治療;皁角祛痰、殺菌消毒,外用可能對痔瘻有一定的輔助作用;木香、厚朴、陳皮行氣健脾,可從根本上改善中氣不足的狀態。諸藥合用,溫中補虛,兼以化瘀除濕,故可治痔瘻、脫肛。
總結: 木香厚朴湯以溫中健脾、行氣消脹為主,兼以活血化瘀、收斂固脫,因此對於脾胃虛寒引起的痔瘻、脫肛、腹脹、食慾不振等症狀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傳統服藥法
木香1兩,桂心1兩,桃仁1兩,陳皮1兩,厚朴1兩,肉豆蔻半兩,赤石脂半兩,皂角子1兩(去皮,醋炙黃),大附3分(炮)。
上為末。
每服2錢,食前溫粥飲調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適用於寒凝氣滯、腸胃虛寒、血瘀所致的痔漏、脫肛、腸胃間冷、腹脅虛脹、不思飲食等症。若有大便秘結者,可加用大黃、芒硝;若有出血者,可加用生地黃、三七粉;若有腹痛者,可加用白芍、甘草。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木香厚朴湯, 出處:《宣明論》卷十三。 組成:木香1兩,桂心1兩,桃仁1兩,陳皮1兩,厚朴1兩,肉豆蔻半兩,赤石脂半兩,皂角子1兩(去皮,醋炙黃),大附3分(炮)。 主治:痔漏,脫肛,腸胃間冷,腹脅虛脹,不思飲食。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