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誠

傷寒審證表

傷寒審證表

作者:包誠

朝代:清朝

基本介紹:西元1870年

內容

證候 主症 兼症 舌苔 脈象 治法
傷寒表證 發熱惡寒,頭痛身痛,無汗,脈浮緊 鼻塞流涕,咽喉腫痛,咳嗽,胸悶,腹脹,便溏 白苔薄 浮緊 發汗解表
傷寒里證 發熱惡寒,頭痛身痛,有汗,脈浮緩 胸悶,腹脹,便溏,小便不利,舌苔白厚 白苔厚 浮緩 溫里散寒
傷寒中風證 發熱惡寒,頭痛身痛,身體重,四肢麻木,口不仁,舌淡白,脈浮緊 胸悶,腹脹,便溏,小便不利,舌苔白厚 白苔厚 浮緊 溫經散寒
傷寒溫病證 發熱惡寒,頭痛身痛,身體重,四肢酸痛,口渴,咽喉腫痛,舌紅苔黃 胸悶,腹脹,便溏,小便不利,舌苔黃厚 黃苔厚 浮數 清熱解毒
傷寒暑濕證 發熱惡寒,頭痛身痛,身體重,四肢酸痛,口渴,咽喉腫痛,舌紅苔黃 胸悶,腹脹,便溏,小便不利,舌苔黃厚 黃苔厚 浮數 清熱利濕
傷寒溫熱證 發熱惡寒,頭痛身痛,身體重,四肢酸痛,口渴,咽喉腫痛,舌紅苔黃 胸悶,腹脹,便溏,小便不利,舌苔黃厚 黃苔厚 浮數 清熱解毒
傷寒溫燥證 發熱惡寒,頭痛身痛,身體重,四肢酸痛,口渴,咽喉腫痛,舌紅苔黃 胸悶,腹脹,便溏,小便不利,舌苔黃厚 黃苔厚 浮數 清熱潤燥

補充內容

  1. 傷寒表證的治療,可以使用發汗解表的方法,常用的藥物有麻黃、桂枝、杏仁、生薑、大棗等。
  2. 傷寒里證的治療,可以使用溫里散寒的方法,常用的藥物有附子、乾薑、白朮、甘草等。
  3. 傷寒中風證的治療,可以使用溫經散寒的方法,常用的藥物有黃芪、桂枝、白朮、甘草等。
  4. 傷寒溫病證的治療,可以使用清熱解毒的方法,常用的藥物有金銀花、連翹、板藍根、大青葉等。
  5. 傷寒暑濕證的治療,可以使用清熱利濕的方法,常用的藥物有藿香、佩蘭、薄荷、白扁豆等。
  6. 傷寒溫熱證的治療,可以使用清熱解毒的方法,常用的藥物有黃連、黃芩、梔子、大黃等。
  7. 傷寒溫燥證的治療,可以使用清熱潤燥的方法,常用的藥物有桑葉、石膏、知母、甘草等。

注意事項

  1. 本表僅供參考,具體的治療方案,需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來制定。
  2. 在使用中醫藥治療時,一定要遵醫囑,切勿擅自用藥。

陽明

少陽

太陰

少陰

厥陰

汗下宜忌

傷寒類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