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心方》~ 卷第三 (5)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三 (5)

1. 治一切風病方第二

此等諸風形候,雖別尋其源也,俱失於養,本氣既羸,偏有所損,或以男女;或以飲食;或以思慮;或以勞役。既極於事,能不敗乎?常量己所歸,而舍割之,靜思息事,兼助以藥物,亦有可復之理。風有緣飲酒過節,不能言語,手足不遂,精神昏恍,得病經一兩日,旦依後生葛根等湯服之。

生葛根(一挺,長一尺,徑三寸),生薑汁(二大合),竹瀝(二大升,如不可得,宜筋竹根大一斤,切,以水一大斗,緩火煎取二大升,以代竹瀝。如竹瀝,根不可得,以筋竹葉細切一大升,以水二大升,如上法煎取二大升,以代竹瀝。如無竹葉,宜細切桑條一大斗,以水一大斗,煎取二大升代之。)

上,先取生葛根,淨洗刷,便搗碎且空,迮取汁令盡,盡訖。又搗即竹瀝,酒䉽迮取汁,汁盡為度。用和生薑汁,綿濾之。細細暖服之,不限回數及食前食後,如覺腹內轉作聲又似痛。即以食後溫服之,如經七日以後,服附子等湯之。

《雜酒方》治一切風病獨活酒方:

獨活(五兩),黑大豆(三升,熬令無音。)

凡二物,以酒一斗漬之,五日始服,日三,多少任意。但大豆者漬之二日出去。

《錄驗方》云帝釋六時服訶黎勒丸方:

上訶黎勒者,具五種,味辛酸苦鹹甘,服無忌。治一切病,大消食,益壽補益,令人有威德,延年。是名最上仙藥。療二十八種風,癖塊;大便不通,體枯乾燥,面及遍身黃者;痔;赤白利;下部疼痛;久壯熱;一切心痛;頭旋悶;耳痛重聽;有身體癰疽,積年不瘳;痢不思食;痰冷有胸中;咳嗽;唇色白,乾燥,澼;小便稠數;腹脹;痃氣;初患水病者;療聲破無;無顏色,色黃;腸內蟲;腳腫;氣上吐無力;肢節疼痛;血脈不通,心上似有物湧;健忘;心迷。如是等,皆悉瘥除也。

訶黎勒皮(八分),檳榔仁(八分),人參(三分),橘皮(六分),茯苓(四分),芒硝(四分),狗脊(三分),豉(四分),大黃(八分),乾薑(十二分),桃仁(八分),牽牛子(十三兩),桂心(八分)

凡十三味,㕮咀,下篩,以蜜丸如梧子,服二十丸,食前以溫酒若薄粥汁服,平旦得下利良。

白話文:

治一切風病方第二

各種風病的症狀雖然不同,但都源於保養不當,導致體內元氣虛弱,某方面受損。這些損傷可能由男女之事、飲食不節、思慮過度或勞累過度引起。凡事過度,焉能不壞?應當認識到自身問題的根源,並加以改正,保持心境平靜,減少勞累,輔以藥物治療,便有恢復健康的可能。

若因飲酒過度而致風病,出現不能言語、手腳麻痺、精神恍惚等症狀,發病一兩天內,可服用以下葛根湯:

生葛根(一挺,長一尺,直徑三寸)、生薑汁(二大合)、竹瀝(二大升,若無竹瀝,可用鮮竹根一斤切片,加水一大斗,小火煎至二大升代替;若無鮮竹根,可用鮮竹葉切碎一大升,加水二大升,同法煎至二大升代替;若無竹葉,可用切碎的桑樹枝一大斗,加水一大斗,煎至二大升代替)。

先將生葛根洗淨搗碎榨汁,取盡汁液。再搗碎竹瀝,榨取汁液,取盡汁液為止。將葛根汁、竹瀝汁和生薑汁混合,用棉布過濾,溫熱服用,不限次數,飯前飯後皆可。若服用後腹中鳴響或疼痛,則飯後溫服。七日後,可服用附子湯等溫陽藥物。

雜酒方:治一切風病獨活酒方

獨活(五兩)、黑大豆(三升,炒至無聲)。將兩種藥材用一斗酒浸泡,五天後開始服用,每日三次,每次多少隨意,但黑大豆浸泡兩天後即可取出。

錄驗方:帝釋六時服訶黎勒丸方

訶黎勒丸包含五種味道:辛、酸、苦、鹹、甘,服用沒有禁忌。此方可治療百病,消食健胃,益壽延年,使人威嚴有德,延年益壽,堪稱最上等的仙藥。可治療二十八種風病,以及癖塊、便秘、形體消瘦乾燥、全身皮膚發黃、痔瘡、赤白痢疾、下腹部疼痛、久熱不退、各種心痛、頭暈目眩、耳痛耳鳴、身體癰疽久治不愈、痢疾不思飲食、痰飲咳嗽、嘴唇乾燥發白、小便頻數、腹脹、痃癖、早期水腫、聲音嘶啞、面色萎黃、腸道寄生蟲、腳腫、氣短吐逆無力、關節疼痛、血脈不通、心悸、健忘、心神恍惚等症狀,均可治愈。

訶黎勒皮(八分)、檳榔仁(八分)、人參(三分)、橘皮(六分)、茯苓(四分)、芒硝(四分)、狗脊(三分)、豉(四分)、大黃(八分)、乾薑(十二分)、桃仁(八分)、牽牛子(十三兩)、桂心(八分)

將以上十三味藥材研磨成粉末,過篩,用蜂蜜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二十丸,飯前用溫酒或稀粥送服,清晨服用後可促進排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