莧菜湯

XIAN CAI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瘍科選粹》卷五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0

寒性指數

57

熱/寒比例

極寒 (0.02)

複方歸經比例

大腸經 25%
脾經 25%
心經 25%
肝經 25%
大腸經
脾經
心經
肝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莧菜湯中加入馬齒莧,乃因二者藥性相輔相成,共同發揮清熱解毒、利濕止瀉的功效。

莧菜性涼,味甘,入肝、脾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馬齒莧則性寒,味酸、甘,入心、肝、大腸經,功效包括清熱解毒、涼血止痢、利濕消腫。

二者皆為清熱解毒之品,馬齒莧的清熱利濕功效更能增強莧菜的涼血止血作用,共同改善因濕熱所致的腹瀉、痢疾、口渴、尿赤等症狀。故在莧菜湯中加入馬齒莧,不僅能提升藥效,更能使湯品口感更豐富。

主治功效


莧菜湯主治功效分析

莧菜湯主要用於治療痔瘡

治療原理分析:

兩則古文均提到了莧菜湯外用治療痔瘡的方劑,其中詳細描述了製作和使用方法。其治療原理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莧菜的清熱解毒作用: 莧菜,特別是紅莧菜,性味甘涼,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這與現代藥理研究中提到的馬齒莧(在部分地區或古代可能與莧菜混用)的消炎作用相符。痔瘡的形成與濕熱下注、氣血瘀滯有關,莧菜的清熱涼血作用有助於緩解痔瘡的炎症和腫脹。
  2. 甲魚的滋陰補虛作用: 甲魚性味甘平,具有滋陰補腎、軟堅散結的功效。在方劑中,甲魚與莧菜同煮,其滋陰之性可以制約莧菜的寒涼,同時增強補益效果。對於因氣血虧虛、瘀血阻滯所致的痔瘡,甲魚的滋補作用有助於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痔核的消散。
  3. 麻油的潤燥滑腸作用: 麻油具有潤燥滑腸、消腫止痛的作用。在方劑中,麻油作為基質,將甲魚膏和莧菜的有效成分製成膏劑,便於外用塗抹。其潤滑作用可以減輕痔瘡引起的疼痛和不適,並有助於藥物成分的吸收。

綜合而言,莧菜湯通過莧菜的清熱解毒、甲魚的滋陰補虛以及麻油的潤燥滑腸等作用,共同達到清熱涼血、滋陰補虛、消腫止痛的目的,從而治療痔瘡。

方劑組成中,除了莧菜外,還包括甲魚和麻油,以及可能添加的鉛粉。

  • 甲魚: 在方劑中起到了滋陰補虛、軟堅散結的作用,與莧菜的清熱作用相輔相成。
  • 麻油: 既是基質,也具有潤燥滑腸、消腫止痛的作用,有助於藥物吸收和緩解症狀。
  • 鉛粉(現代不建議使用): 古代可能認為其具有收斂、消腫的作用,但由於其毒性,現代方劑中已不再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古方中的鉛粉具有毒性,在現代應用中應當禁用。

總體來說,莧菜湯是一個以清熱解毒、滋陰補虛、潤燥滑腸為主要作用的外用方劑,通過局部塗抹的方式治療痔瘡,在古代醫學實踐中具有一定的療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莧菜湯, 出處:《瘍科選粹》卷五。 組成:馬齒莧、螺蛳。 主治:痔瘡。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