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效麝香散

SHEN XIAO SHE XIANG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百一》卷九

熱性指數

33

寒性指數

3

熱/寒比例

極熱 (11.00)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19%
肝經 19%
脾經 19%
腎經 19%
肺經 11%
膽經 11%
心經
肝經
脾經
腎經
肺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5-02-19

方劑組成解釋

神效麝香散中加入烏頭,主要基於其溫經散寒、通痺止痛的功效。

烏頭性溫,入足太陽膀胱經,具有溫經散寒、祛風濕、止痛等作用,可用於治療寒邪客於經絡、痺痛、風寒濕痹等症。

而麝香散以麝香為君藥,主治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筋骨疼痛等,加入烏頭可增強散寒止痛之效,更能深入經絡,促進氣血運行,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神效麝香散中加入細辛,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通經絡,散寒止痛:細辛性溫,味辛,歸肺、腎經,具有溫經散寒、通竅止痛的功效。與麝香等藥物配合,可溫通經絡,散寒止痛,對於風寒濕邪引起的疼痛症狀,如風寒感冒、頭痛、肢體疼痛等,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2. 引藥入絡,增強療效:細辛氣味辛香,性溫,能引導其他藥物深入經絡,增強藥效。與麝香等藥物配合使用,可使藥力更加通達,提高藥物治療效果。

總之,細辛在神效麝香散中,發揮溫通經絡、散寒止痛,以及引藥入絡的作用,有助於提升藥物治療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神效麝香散主治功效分析

根據《是齋百一選方》記載,神效麝香散主治「偏正頭痛,夾腦風,連眉項頸上徹腮頂疼痛不可忍者」。此方劑由草烏頭、華陰細辛、草茶組成。

治療原理分析:

此方劑的治療原理主要基於中醫的「祛風散寒、活血止痛」法則。

  1. 祛風散寒:

    • 「夾腦風」即指風邪侵襲頭部經絡,導致氣血運行不暢,引發頭痛。
    • 方中細辛,辛溫,具有祛風散寒、通竅止痛的功效,可直達頭部經絡,驅散風寒之邪。
    • 麻黃,雖未在古文提及,但為方劑組成成分之一,亦可發汗解表,協助細辛散風寒,通經絡。
  2. 溫經止痛、活血化瘀:

    • 「偏正頭痛,連眉項頸上徹腮頂疼痛不可忍者」表明疼痛劇烈且牽連廣泛,此乃風寒之邪阻滯經絡,氣血瘀滯不通所致。
    • 方中草烏頭,辛熱,具有溫經散寒、通絡止痛的強效作用,能溫通經脈,散除寒凝,緩解疼痛。
    • 烏頭和麻黃在方劑中,皆能溫通經絡,促進血流,進而活血化瘀,通絡止痛。
  3. 佐使藥:

    • 方中草茶,推測可能是茶葉的一種,作為佐使藥,可能具有調和藥性、引藥上行的作用。茶葉微苦微寒,有清頭目的作用,有助於緩解頭痛。
    • 古文記載的「茶清調下」,也說明此方是用茶水送服,以增強藥效。

總結:

神效麝香散以烏頭、麻黃、細辛為主要成分,三者皆為辛溫之品,共奏祛風散寒、溫經通絡、活血止痛之效,故能有效治療因風寒之邪引起的「偏正頭痛,夾腦風,連眉項頸上徹腮頂疼痛不可忍者」等症狀。此方以溫熱藥為主,針對寒邪所致的頭痛效果顯著。

傳統服藥法


草烏頭(用大者,炮裂,去皮臍尖,銼如麻豆大,入鹽再炒焦黃)2兩,華陰細辛(去土葉)2兩,草茶4兩(微碾,勿令細)。上為細末。
每服1大錢,茶清調下,臨臥或食後服之。
(《備急灸法》)。本方名神效麝香散,但方中無麝香,疑脫。《備急灸法》本方用法,每服一錢,入麝香少許,蠟茶清調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腮腺炎原發性高血壓高血壓性心臟病高血壓性腎臟病頭痛

相同名稱方劑


神效麝香散, 出處:《百一》卷九。 組成:草烏頭(用大者,炮裂,去皮臍尖,銼如麻豆大,入鹽再炒焦黃)2兩,華陰細辛(去土葉)2兩,草茶4兩(微碾,勿令細)。 主治:偏正頭痛,夾腦風,連眉項頸上徹腮頂疼痛不可忍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