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效烏金散

SHEN XIAO WU JIN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8

寒性指數

13

熱/寒比例

偏熱 (1.39)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5%
肝經 25%
脾經 18%
心經 12%
膀胱經 6%
腎經 6%
膽經 6%
肺經
肝經
脾經
心經
膀胱經
腎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神效烏金散」方劑中包含蒼耳,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疏風散寒止痛:蒼耳性溫,具有疏散風寒、止痛的功效,對於風寒引起的頭痛、鼻塞、流涕等症狀具有較好的緩解作用。
  2. 除濕止癢:蒼耳亦有除濕止癢之效,可用於治療風溼痹痛、皮膚瘙癢等症。

因此,蒼耳在「神效烏金散」中可起到疏風散寒、止痛及除濕止癢的作用,有助於治療相關疾病。

「神效烏金散」中加入烏頭,其原因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溫經散寒:烏頭性熱,味辛,入心、肺、腎經,具有溫經散寒、祛風止痛、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寒邪入侵導致的肢體疼痛、關節疼痛等症狀,烏頭能夠有效溫散寒邪,緩解疼痛。
  2. 活血化瘀:烏頭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作用,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供血,對於寒凝血瘀導致的疼痛、腫脹等症狀,烏頭能夠起到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然而,烏頭毒性較強,需謹慎使用,且需經專業醫師指導,方可安全有效地應用於治療。

「神效烏金散」方劑中使用木賊,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止血生肌:木賊性寒,味苦,入肺、肝經。具有涼血止血、清熱解毒、生肌斂瘡的功效。對於外傷出血、皮膚潰爛等症狀,木賊可以起到很好的止血生肌作用。
  2. 消腫止痛:木賊還具有消腫止痛的功效,可以緩解因跌打損傷或其他原因引起的疼痛和腫脹。

因此,在「神效烏金散」中加入木賊,可以有效地幫助止血生肌、消腫止痛,達到治療目的。

「神效烏金散」方劑中使用「蝦蟆」 (蟾蜍),乃取其毒性入藥,以解毒消腫、活血止痛之效。

蟾蜍毒性主要來自其皮膚分泌的蟾酥,含有蟾蜍毒素、蟾蜍靈等成分。 中醫認為蟾酥性寒、味苦,具有解毒、消腫、止痛、抗菌等功效,可用於治療疔瘡、瘰癧、蛇蟲咬傷等症。

然而,蟾酥毒性強烈,不可直接服用,需經炮製處理,減毒增效,方可入藥。

「神效烏金散」方中包含麻黃,乃因其具有發汗解表之功效,可用於治療風寒感冒、鼻塞流涕等症狀。

麻黃性溫,味辛,入肺經,能宣肺開表、發汗解表、止咳平喘。對於風寒束表、肺氣不宣所致的感冒症狀,麻黃可以通過發汗解表,驅散外邪,緩解症狀。

此外,麻黃還可通鼻竅,利氣道,對於鼻塞流涕、呼吸不暢等症狀也具有一定療效。然而,麻黃屬性偏燥,需謹慎使用,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主治功效


神效烏金散主治功效及治療原理分析

神效烏金散,出自《奇效良方》,亦名首功玄黑散,主要針對癰疽、疔腫、時毒、附骨疽,以及各種惡瘡,特別是對於瘡色黑陷、堅硬如石、四肢冰冷、脈象細微,甚至出現昏迷、胡言亂語、摸衣、煩躁、口渴等危急症狀,具有發汗促使瘡口起發的功效。

主治功效分析:

根據古文記載,神效烏金散主治「癰疽疔腫時毒附骨疽,及諸惡瘡。若瘡黑陷,如石堅,煩渴危篤者,服此發汗瘡起。」以及「治癰疽、疔腫、時毒、附骨疽、諸惡瘡等證。若瘡黑陷如石堅,四肢冷,脈細,或時昏昧,譫語、循衣,煩渴,危篤者,服此汗之瘡起。」

由此可見,本方劑的主要功效在於針對以下幾種病症:

  1. 癰疽、疔腫、時毒、附骨疽: 這些都是古代常見的瘡瘍類疾病,屬於外科範疇。
  2. 諸惡瘡: 泛指各種嚴重的、難以癒合的瘡瘍。
  3. 瘡黑陷,如石堅: 這是瘡瘍病情嚴重的表現,瘡口顏色變黑、凹陷,並且質地堅硬。
  4. 四肢冷,脈細,或時昏昧,譫語、循衣,煩渴,危篤: 這些症狀表明患者的病情已經非常嚴重,甚至危及生命。

治療原理分析:

神效烏金散的治療原理主要在於「發汗」二字。

中醫認為,癰疽等瘡瘍的形成,往往與體內毒邪壅盛、氣血運行不暢有關。當毒邪深陷,氣血瘀滯嚴重時,便會出現瘡口黑陷、堅硬、疼痛等症狀。而「發汗」則可以通過打開毛孔,促進氣血運行,將體內的毒邪排出體外,從而達到治療目的。

方中各藥材經過特殊的炮製方法(煅燒成炭),更增強了其藥性。藥材經高溫煅燒後,再用「熱酒調下」,可以進一步增強藥物的溫熱之性,加速氣血運行,使發汗之力更強,也更易於藥效的吸收。

從藥材組成來看,方中以蒼耳、麻黃發汗解表,烏頭溫經散寒,木賊、蝦蟆雖無直接發汗作用,但從藥性上看均有助於祛邪外出。諸藥合用,共奏發汗解毒、溫經通絡之效,從而使黑陷的瘡口起發,緩解危急的症狀。

總結:

神效烏金散是一首針對危重瘡瘍的急救方劑,其核心治療原理在於通過強力的發汗作用,驅除體內深陷的毒邪,促進氣血運行,從而使瘡口起發,緩解危急病情。但需要注意的是,此方藥性峻猛,應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使用。

傳統服藥法


蒼耳頭(5月5日午時收)、小草烏頭、火麻頭、木賊(去節)、蝦蟆頭、樺皮節(酥炙)、麻黃(去根、節)各等分。上曬乾,同入瓷器內,鹽泥固濟,炭火內從早煅至申分,如黑煤色為度,碾為末。
每服2錢,病重者3錢,用熱酒調下;未汗,再1服。如汗乾,卻服解毒疏利之藥。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發汗解表、宣肺平喘的功效,因此,陰虛火旺、肺虛咳嗽者慎用。

相關疾病


癤和癰骨及軟骨之惡性腫瘤(骨癌)慢性多發性(多病灶性)骨髓炎口乾口渴

相同名稱方劑


神效烏金散, 出處:《玉機微義》卷十五引郭氏方。 組成:蒼耳頭(5月5日午時收)、小草烏頭、火麻頭、木賊(去節)、蝦蟆頭、樺皮節(酥炙)、麻黃(去根、節)各等分。 主治:癰疽疔腫,時毒,附骨疽,諸惡瘡;或瘡黑陷如石堅,四肢冷,脈細,或時昏冒譫語,循衣煩渴,危篤者。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