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柏丸

BING BAI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4

寒性指數

24

熱/寒比例

極寒 (0.17)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8%
膀胱經 14%
大腸經 14%
腎經 14%
胃經 14%
肝經 14%
肺經
膀胱經
大腸經
腎經
胃經
肝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冰柏丸中包含硼砂,其主要原因在於:

  1. 清熱解毒: 硼砂性寒,具有清熱解毒之功效,可用於治療熱毒熾盛所致的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症。
  2. 燥溼止癢: 硼砂亦具燥溼止癢之效,可用於治療溼疹、皮膚瘙癢等皮膚病。

然而,硼砂本身具有一定的毒性,需謹慎使用。在現代藥學發展下,已有多種替代藥物可達到類似效果,建議在專業醫師指導下使用冰柏丸,並避免自行服用。

冰柏丸中包含黃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燥濕: 黃柏性寒,味苦,入腎、膀胱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冰柏丸主要用於治療濕熱下注所致的尿道炎、膀胱炎等症狀,黃柏能有效清泄下焦濕熱,達到止痛、利尿之效。

2. 抑制細菌: 黃柏中含有的黃柏素等成分,具有抑菌抗炎作用,能抑制尿路感染的病原微生物,進一步增強藥效。

因此,黃柏作為冰柏丸的組成成分,發揮著清熱燥濕、抑菌抗炎的功效,有助於治療濕熱下注引起的泌尿系統感染。

冰柏丸中加入薄荷,主要有兩大原因:

  1. 清熱解表:薄荷性涼,味辛,具有清熱解表、疏散風熱的功效。與方中其他清熱解毒的藥物如板藍根、金銀花等協同作用,可有效清熱解毒,消炎止痛。
  2. 疏風散寒:薄荷不僅能清熱解表,還能疏散風寒,止咳化痰。對於感冒初期,兼有風寒、風熱症狀者,薄荷能起到疏風散寒,緩解鼻塞、流涕等症狀的作用。

因此,冰柏丸中加入薄荷,可謂一舉兩得,既能清熱解毒,又能疏風散寒,對於感冒初期症狀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主治功效


冰柏丸主治功效分析

冰柏丸主要用於治療口舌生瘡,其治療原理可從多個方面分析:

1. 清熱解毒,燥濕消炎:

  • 黃柏: 為方中主藥,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口瘡、舌瘡多為熱毒內蘊所致,黃柏能清泄熱毒,使火熱之邪得解。
  • 硼砂: 具有消炎、殺菌作用,能抑制口腔炎症,減輕局部紅腫疼痛,有助於瘡瘍癒合。

2. 疏風散熱,清利咽喉:

  • 薄荷: 具有疏散風熱、清利頭目的作用,可助散熱解表,緩解口舌生瘡引起的局部不適感,亦可透疹。

3. 冰片: 諸多文獻中,冰片為減半量使用。具有清熱止痛,散風開竅的功效,可加強方劑的清熱止痛作用。

4. 蜜丸劑型:

  • 多數文獻記載,冰柏丸製成蜜丸,通過噙化緩慢釋放藥效,可使藥物在局部發揮作用,並能滋潤口咽,減輕乾燥不適。

綜合分析:

  • 病機: 口舌生瘡,病因多為心脾積熱、熱毒上攻、或虛火上炎等所致,導致局部氣血運行不暢,以致發炎、潰瘍。
  • 治法: 冰柏丸組方以清熱解毒、燥濕消炎、疏風散熱為主,配合蜜丸緩釋之法,針對口舌瘡瘍的病因和病理變化。
  • 功效: 方中藥物合用,能清泄火熱之邪、解毒消腫、止痛生肌,達到治療口舌生瘡的目的。

文獻佐證:

  • 多部醫書如《奇效良方》、《明醫指掌》、《醫燈續焰》、《醫學入門》、《辨舌指南》、《雜病源流犀燭》、《景岳全書》、《靈驗良方彙編》、《證治準繩》、《證治彙補》、《古今醫統大全》、《濟陽綱目》、《沈氏尊生書》等均有收錄冰柏丸,並明確指出其主治功效為口瘡、舌瘡。
  • 多部文獻明確指出本方針對「內熱」所導致的口舌生瘡有效,同時指出,脾熱、心熱、肺熱等不同原因所致的口舌生瘡,亦可選用或參考冰柏丸進行加減應用。
  • 部分文獻記載本方可治療口瘡糜爛、咽喉腫痛等,提示冰柏丸的應用範圍不僅限於單純的口舌生瘡,對口腔及咽喉的相關炎症亦有一定療效。

綜上所述,冰柏丸針對口舌生瘡的治療,體現了中醫藥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治療原則。其配伍精當,製劑方式亦符合臨床需求,故能成為歷代醫家常用的口腔科良方。

傳統服藥法


硼砂(研)、柏(曬乾)、薄荷葉各等分。
瘡甚者,加腦子(研)。
上為末,生蜜為丸,如龍眼大。
每服1丸,津液噙化。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冰柏丸性寒,脾胃虛寒者慎用。
  • 冰柏丸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腸胃不適。

相關疾病


口腔炎及相關病灶口瘡嘴破口角炎舌頭痛舌上出血舌體表面潰破

相同名稱方劑


冰柏丸, 出處:《醫方大成》卷八引《澹寮方》。 組成:硼砂(研)、黃柏(曬乾)、薄荷葉各等分。 主治:口瘡、舌瘡。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