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玉丸

BI YU W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10

寒性指數

34

熱/寒比例

(0.29)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32%
膽經 20%
肺經 11%
腎經 11%
脾經 11%
胃經 11%
肝經
膽經
肺經
腎經
脾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碧玉丸中含有銅綠,主要原因有二:

  1. 銅綠的藥性: 古人認為銅綠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效,用於治療一些熱毒所致的疾病。因此,將銅綠加入方劑中,是為了利用其藥性來達到治療目的。
  2. 古人對金屬的理解: 古代醫學對金屬的理解與現代不同,認為金屬也具有藥性。銅綠是銅在潮濕空氣中氧化生成的綠色物質,被視為一種具有特殊功效的物質,因此被納入碧玉丸的組成之中。

碧玉丸方劑中包含鐘乳石,其原因主要有二:

  1. 補鈣固腎: 鐘乳石為天然碳酸鈣結晶,性寒味甘,入腎經,具有補腎固精、止血化瘀之效。其富含鈣質,有助於加強腎臟功能,改善腎虛所致的腰膝酸軟、頭暈目眩等症狀。
  2. 清熱解毒: 鐘乳石性寒,可清熱解毒,並能止渴生津,對於熱毒蘊積所致的口渴、煩躁、咽喉腫痛等症狀具有緩解作用。

因此,碧玉丸方劑中加入鐘乳石,旨在發揮其補腎固精、清熱解毒的功效,以達到治療相關病症的目的。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碧玉丸」主治功效分析

綜合《活幼心書》、《兒科要略》、《証治準繩‧幼科》、《魯府禁方》、《古今醫統大全》、《濟陽綱目》等古籍文獻,可對「碧玉丸」的主治功效與治療原理進行分析:

一、主治病證:

  1. 痰嗽氣喘:
  • 「碧玉丸」主要用於治療因痰阻肺氣所致的咳嗽、喘息,尤見於小兒。
  • 文獻中多次提及「治痰嗽氣喘」,以及「喘疾,重於咳嗽」。
  • 症狀可見咳嗽頻繁、呼吸急促、胸悶氣短。
  1. 胸滿不適:

    • 因痰濕停滯於胸腔,導致胸部脹滿、不適感。
    • 可見胸骨高起如覆掌,即「龜胸」之症狀。
  2. 飲食減少、睡臥不安:

    • 痰熱擾心,導致飲食減少、消化不良,並影響睡眠,出現煩躁不安。
    • 古籍描述為「飲食減少,睡不得寧,煩躁有熱」。
  3. 咽喉腫痛:

    • 部分文獻指出,「碧玉丸」亦可用於治療心肺積熱上攻咽喉所致的腫痛閉塞,水漿不下。
    • 適用於重舌、木舌、喉瘡、口瘡等。
  4. 心胃刺痛:

    • 《魯府禁方》則記載「碧玉丸」能治心胃刺痛。

二、治療原理分析:

  1. 清熱化痰:

    • 文獻中多將「碧玉丸」與清熱化痰藥物同用,如清肺飲、瀉肺湯等。
    • 說明「碧玉丸」具有清熱化痰的作用,適用於痰熱壅肺之證。
    • 「碧玉丸」中的銅綠,被認為具有消炎解毒的作用,可針對痰熱引起的炎症反應。
    • 方中某些版本含有青黛、盆硝、蒲黃等藥,亦有清熱化痰之效。
  2. 寬胸利膈:

  • 針對「胸滿」症狀,文獻提及要「寬肺化痰利膈」。
  • 「碧玉丸」與五苓散、寬氣飲等同用,可加強寬胸理氣、利水消痰的作用,使肺氣宣暢,痰濕排出。
  1. 息風止驚:

    • 部分文獻指出,風痰停飲可引發小兒驚風。
    • 「碧玉丸」與解表散驚藥同用,可起到息風定驚的作用。
    • 《活幼心書》中提到,「心藏神,肝主驚,因風生痰」,說明痰熱可擾動心神,引發驚搐,針對此病機,可使用「碧玉丸」清熱化痰,以達到息風止驚的作用。
  2. 鎮痛:

  • 「碧玉丸」中部分版本的方劑含有白礬、巴豆等藥,具有一定的鎮痛效果,可緩解心胃刺痛等症狀。

三、綜合分析:

「碧玉丸」的治療機理,主要是通過清熱化痰、寬胸利膈、息風止驚等多種途徑,來解除痰熱、風痰等因素引起的相關病症。由於古籍記載的方劑組成略有差異,導致其功效側重點略有不同,但整體上,主要針對痰熱壅肺所致的咳嗽、喘息、胸滿等症狀,部分方劑亦可用於治療咽喉腫痛,甚至心胃疼痛等。

總結,「碧玉丸」的應用,需根據臨床辨證,結合患者的具體情況,靈活選用。

傳統服藥法


青黛2錢半,明白礬(生用)2錢半,天南星(生用)2錢半,滑石2錢半,輕粉50貼,全蠍(去尖毒)15尾,巴豆49粒(去殼膜心,存油。碎切,入乳鉢杵極細)。
除輕粉、巴豆外,余五味或曬或焙,為末,仍入前二味,同在乳鉢內杵勻,薑汁煮糯米粉為糊,丸如粟殼大。
每服7-11丸,空心用淡薑湯送下;熱甚者,薄荷湯送下,或不拘時候。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碧玉丸, 出處:《魯府禁方》卷二。 組成:生白礬、枯白礬各等分。 主治:心胃刺痛。

碧玉丸, 出處:《觀聚方要補》卷一引《醫門秘旨》。 組成:銅綠3錢,鍾乳粉5分。 主治:痰盛。

碧玉丸, 出處:《準繩·幼科》卷九。 組成:青黛2錢半,明白礬(生用)2錢半,天南星(生用)2錢半,滑石2錢半,輕粉50貼,全蠍(去尖毒)15尾,巴豆49粒(去殼膜心,存油。碎切,入乳鉢杵極細)。 主治:痰嗽氣喘,胸滿,飲食減少,睡不得寧,煩躁有熱。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