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犀角丸

XIAO XI JIAO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9

寒性指數

20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19%
肝經 15%
胃經 15%
心經 11%
膽經 11%
腎經 7%
脾經 7%
大腸經 7%
小腸經 3%
肺經
肝經
胃經
心經
膽經
腎經
脾經
大腸經
小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小犀角丸的組成中,包含犀角,其原因主要有二:

  1. 傳統醫學觀念: 傳統醫學認為犀角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用於治療熱病神昏、中風、吐血、衄血等症。古籍記載犀角藥性強悍,故常被用於危急重症的治療。
  2. 歷史因素: 在古代,犀牛角被視為珍貴的藥材,並被列入《本草綱目》等醫學典籍中。其高昂的價格也導致了對犀牛的過度獵殺,最終導致其瀕臨滅絕。

現今,犀牛已被列為瀕危物種,禁止獵殺和交易。因此,小犀角丸配方中的犀角已被其他藥材替代,例如水牛角或其他清熱解毒的藥物。

小犀角丸中加入青皮,主要是利用其 疏肝理氣、行氣止痛 的功效。

青皮味苦辛,性溫,入肝、脾經,具有疏肝解鬱、行氣止痛、健脾消食的功效。方中以犀角為君藥,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但其性寒,容易損傷脾胃。而青皮則能 行氣散結,助犀角清熱解毒,且溫脾胃,避免犀角寒性損傷脾胃,使藥效更佳,達到最佳治療效果。

小犀角丸中加入陳皮,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理氣健脾,和胃降逆: 陳皮味辛、苦,性溫,具有理氣健脾、和胃降逆之功效。藥方中犀角清熱解毒,但性寒,易傷脾胃,而陳皮可協調藥性,避免寒涼傷脾,增強藥效。
  2. 疏肝解鬱,調和氣血: 陳皮還有疏肝解鬱的作用,可改善氣機鬱滯,幫助藥效更順利地運行於經絡,提高療效。

總之,陳皮在小犀角丸中,既可協調藥性,又可增強藥效,是不可或缺的一味藥材。

小犀角丸中包含黑牽牛,主要源於其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

黑牽牛性寒,味苦,入肝、肺、膀胱經。其苦寒之性可清熱解毒,散瘀消腫,尤其對熱毒壅滯、發熱頭痛、咽喉腫痛、瘡瘍腫毒等症有較好療效。

此外,黑牽牛還具有瀉下通便的作用,可促進腸胃蠕動,清除腸道積熱,有助於改善便祕等症狀。

因此,小犀角丸中加入黑牽牛,旨在增強方劑的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功效,以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小犀角丸中加入連翹,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功效。

連翹味苦性寒,歸肺、心、膽經,善於清熱解毒,尤其對外感熱毒所致的發熱、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症狀效果顯著。小犀角丸主要用於治療熱毒壅盛、神昏譫語、高熱不退、口乾舌燥、神志不清等症狀,而連翹的清熱解毒作用可以有效地緩解這些症狀,並協同其他藥材共同發揮功效。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小犀角丸」是一種複方中藥,由多種中藥組成,具有清熱解毒、涼血定驚、消腫止痛等功效。常被用於治療熱症、毒瘡、咽喉腫痛、痢疾、泄瀉等疾病。

小犀角丸的主要成分包括犀角、青皮、陳皮、黑牽牛、連翹等。

犀角:性寒涼,清熱解毒之力甚強,能清心肝之熱,涼血止血,又能解瘡瘍疔毒,故為治療熱毒瘡瘍之要藥。

青皮:性辛、溫、微苦,入肝、脾、胃經,具有理氣行氣、活血化瘀、疏肝解鬱、消食化積、降氣等功效。

陳皮:性溫,味苦、辛,歸脾、肺經。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等多種功效。

黑牽牛:性寒,味甘、苦,入肝、大腸、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利尿通便、消腫止痛等功效。

連翹:性微寒,味苦、辛,入心、肺、肝經。具有清熱解毒、散風熱、清熱解毒、散結、排膿、利水消腫、止嘔等多種功效。

小犀角丸的功效主要包括清熱解毒、涼血定驚、消腫止痛等。常被用於治療熱症、毒瘡、咽喉腫痛、痢疾、泄瀉等疾病。

熱症:小犀角丸可以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常被用於治療各種熱症,如發熱、頭痛、口渴、咽喉腫痛、瘡瘍腫毒等。

毒瘡:小犀角丸可以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常被用於治療瘡瘍腫毒、膿瘡、乳癰等疾病。

咽喉腫痛:小犀角丸可以清熱解毒,涼血定驚,常被用於治療咽喉腫痛、扁桃體炎、咽炎等疾病。

痢疾、泄瀉:小犀角丸可以清熱解毒,消炎止瀉,常被用於治療痢疾、泄瀉等疾病。

總結:小犀角丸是一種複方中藥,由多種中藥組成,具有清熱解毒、涼血定驚、消腫止痛等功效。常被用於治療熱症、毒瘡、咽喉腫痛、痢疾、泄瀉等疾病。小犀角丸在中醫臨牀上廣泛應用,具有良好的療效。

傳統服藥法


犀角1兩,青皮1兩,陳皮1兩,黑牽牛1兩(半生半炒),連翹半兩。
上為細末,用皂角2挺,去皮弦子,炮,捶,以布絞汁,取汁1碗許,又用新薄荷2斤,研取汁,同熬成膏,以前藥末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30丸,食後連翹煎湯送下,間以薄荷茶湯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各種皮膚病。
  • 本方中的犀角、黑牽牛有毒,使用時應注意用量。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相同名稱方劑


小犀角丸, 出處:《醫學綱目》卷十九。 組成:犀角1兩,青皮1兩,陳皮1兩,黑牽牛1兩(半生半炒),連翹半兩。 主治:諸癧。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