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六丁神散中包含丁香,主要原因如下:
- 溫中降逆:丁香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降逆止嘔的功效。六丁神散主治寒邪客胃,脾胃虛寒所致的嘔吐、呃逆、腹痛等症,丁香可溫中散寒,降逆止嘔,改善胃氣上逆的症狀。
- 芳香闢穢:丁香氣味芳香,具有闢穢解毒的作用。六丁神散中常配伍其他芳香藥物,如藿香、佩蘭等,共同起到芳香闢穢,驅散邪氣的作用,有助於改善寒邪引起的嘔吐、腹痛等症狀。
六丁神散中包含苦參,主要基於其清熱燥濕、殺蟲止癢的功效。
苦參味苦性寒,入肝、胃經,具有清熱解毒、燥濕殺蟲的功效。方中加入苦參,針對濕熱蘊結、蟲毒作祟所致的皮膚病、風疹、濕疹等症狀,起到清熱燥濕、殺蟲止癢的作用。此外,苦參還能瀉火解毒,有助於清除體內毒素,進一步促進皮膚病的康復。
六丁神散中包含赤小豆,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利水消腫: 赤小豆性平味甘,具有利水消腫之功效。六丁神散主要用於治療濕熱內蘊、脾虛濕困所致的發熱、煩躁、口渴、小便不利等症狀。赤小豆可幫助利水滲濕,清熱解毒,減輕濕熱之邪對人體的影響,進而達到治療疾病的效果。
- 健脾和胃: 赤小豆亦能健脾和胃,增強脾胃功能,有助於消化吸收,改善食慾不振、腹脹等症狀,配合其他藥材共同達到治療疾病之效。
六丁神散是一種經典的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各類型的腫瘤及不明原因的腫塊。其中,斑蝥作為其主要成分之一,具有重要的醫療價值。斑蝥含有多種生物活性成分,能夠促進血液循環,提高免疫力,並具備一定的抗腫瘤特性。
斑蝥的使用歷史悠久,其所含的多醣類和酚類化合物能對腫瘤細胞進行抑制,並能改善患者的整體健康狀況。它還能有效地抑制某些致病微生物的生長,增強身體的抵抗力。六丁神散中的斑蝥與其他中藥材如青黛、桃仁及赤芍等相結合,發揮協同作用,增強藥效,使其在抗腫瘤、消腫方面的效果更加顯著。傳統中醫認為,斑蝥能通調經絡,是治療腫塊的重要藥材,因此在六丁神散中佔有重要位置。這使得六丁神散在臨牀應用中廣受歡迎,為許多患者帶來了希望與療效。
六丁神散中加入白僵蠶,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驅除風邪: 白僵蠶性寒,味辛,入肝經,具有祛風止痙、解毒散結之效。六丁神散主治小兒驚風、抽搐、發熱等症,而風邪入侵是其病因之一。白僵蠶可驅除風邪,解痙止搐,緩解症狀。
- 化痰止咳: 白僵蠶亦具化痰止咳之效。小兒驚風常伴有痰濁內阻,影響氣機通暢。白僵蠶可化解痰濁,疏通氣道,有助於止咳平喘。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六丁神散之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瘰疬:古稱「瘰癧」,即頸項間淋巴結結核,中醫將其歸類為「痰核」或「癧串」,多因肝鬱氣滯、痰火凝結,或陰虛火旺、瘀毒內聚所致。臨床表現為皮下結塊,初起如豆,漸大如梅李,串生如珠,久則破潰流膿,纏綿難癒。
方劑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六丁神散以「攻毒散結、化瘀消痰」為核心,組方配伍體現「以毒攻毒」與「通絡逐痰」並行之思路:
苦丁香(瓜蒂)
- 性味苦寒,湧吐痰涎,善逐上焦痰濕瘀滯。
- 作用於瘰癧初起,痰火壅滯於經絡,開泄痰結以通壅塞。
白丁香(雀鳥糞)
- 辛溫有毒,能消積化瘀、軟堅散結。
- 取其走竄之性,助攻散淋巴結腫硬。
苦參
- 苦寒清熱燥濕,治痰火互結之熱毒。
- 抑制瘰癧潰後濕瘡癢痛,輔助清解局部鬱熱。
赤小豆
- 利水消腫,活血排膿。
- 協調斑蝥等藥之峻烈,緩和毒性兼引藥下行。
磨刀泥(龍泉粉)
- 青石研磨所得,傳聞取「金氣剋木」之意(瘰癧屬肝經病)。
- 物理性收澀作用,或能吸附局部滲液,助斂瘡生肌。
大斑蝥
- 辛熱大毒,破血逐瘀、攻毒蝕瘡。
- 強力刺激淋巴結腫塊,促使局部氣血暴發而消散結核。
白僵蠶
- 咸辛平,化痰散結、熄風通絡。
- 既助化痰核,又緩和斑蝥、苦丁香之辛烈,防其過傷正氣。
配伍邏輯與治療機轉
- 「毒藥協同」:斑蝥、苦丁香、白丁香均具毒性,合用以增強攻毒散結之力,直挫痰瘀膠結之勢。
- 「痰瘀並治」:僵蠶化痰、斑蝥逐瘀,針對瘰癧「痰瘀互結」病理基礎。
- 「剛柔相濟」:赤小豆、苦參清利濕熱,緩和大隊辛燥藥之傷陰弊端;磨刀泥收澀,防斑蝥破潰過甚。
- 酒引藥勢:無灰酒溫通血脈,助藥力直達病所,加強行散之效。
總結
此方為古代峻劑,針對實證瘰癧而設,通過「毒藥猛攻」打破痰瘀膠結狀態,配合清利、化痰之品調節局部病理環境。然其性猛峻,須精準辨證為「痰毒壅盛」方可投用,後世應用亦多調整劑量或配伍減毒。
傳統服藥法
苦丁香6枚(或稱5分重),白丁香1錢,苦參末5分,赤小豆1錢,磨刀泥(青石者加。一名龍泉粉)1錢,大斑蝥7個(去頭足,炒),白僵蠶(去絲嘴,炒)1錢。
上為細末。
每服1錢,空心無灰酒調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六丁神散有一定的毒性,孕婦、哺乳期婦女、小兒不宜服用。
相同名稱方劑
六丁神散, 出處:《醫學正傳》卷六引《瘡瘍集》。 組成:苦丁香6枚(或稱5分重),白丁香1錢,苦參末5分,赤小豆1錢,磨刀泥(青石者加。一名龍泉粉)1錢,大斑蝥7個(去頭足,炒),白僵蠶(去絲嘴,炒)1錢。 主治:瘰癧。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