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穿牙散中包含全蠍,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消腫止痛: 全蠍性寒,入肝經,具有消腫止痛之效。對於牙齦腫痛、牙髓炎等症狀,全蠍能有效減輕炎症反應,緩解疼痛。
- 通絡止痙: 全蠍能通經活絡,對於牙齒周圍的經絡不通、痙攣等症狀,全蠍能起到疏通經絡,止痙止痛的效果。
穿牙散中全蠍的使用,需謹慎掌握劑量,避免出現過敏等不良反應。
穿牙散中加入細辛,主要是利用其辛溫發散、通竅止痛的功效。
細辛味辛、性溫,入肺、腎經,具有溫肺散寒、通竅止痛的功效。穿牙散作為治療牙痛的方劑,其主要症狀為寒邪阻滯經絡,導致牙齒疼痛,而細辛可以溫經散寒,通利經絡,解除寒邪對牙齒的阻滯,達到止痛的效果。此外,細辛還有通鼻竅的功效,對於因寒邪阻滯鼻竅而引起的牙痛也有輔助治療作用。
穿牙散中含有烏頭,主要原因有二:
- 散寒止痛: 烏頭性溫,具有散寒止痛的功效,對於寒邪入侵所致的牙痛、齒齦腫痛,以及風寒濕痺引起的牙關緊閉等症狀,有明顯的治療效果。
- 祛風除濕: 烏頭亦能祛風除濕,對於因風寒濕邪引起的牙痛,如牙齦紅腫、疼痛劇烈等,也能起到一定的治療作用。
然而,烏頭毒性較大,需在醫師指導下使用,不可自行服用。
穿牙散中加入乳香,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消腫止痛: 乳香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牙周組織的炎症、腫脹有顯著療效。穿牙散中加入乳香,有助於緩解牙痛、牙齦腫痛等症狀。
2. 促進癒合: 乳香亦具有促進組織修復、加速傷口癒合的作用。穿牙散用於治療牙周病、牙齦炎時,乳香可以幫助受損的牙周組織快速修復,促進牙周健康。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方劑名稱:穿牙散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穿牙散主治「一切齒痛,不問久新」,意指無論牙痛是新發或久病,皆可應用。此方主要針對牙齒疼痛,包含牙齦腫痛、蛀牙疼痛、風火牙痛等,其特點在於「散邪止痛、通絡消腫」,尤其適用於寒凝或風邪侵襲所致的牙痛。
組成分析與邏輯推理:
全蠍(去毒):
- 性味辛平,有毒,主入肝經。
- 功能祛風通絡、止痛解痙,善治風邪阻絡之痛證。在齒痛中,能解除牙齦肌肉痙攣,緩解劇烈疼痛。
細辛(洗淨):
- 性味辛溫,歸肺、腎經。
- 具散寒止痛、祛風開竅之效,尤擅長「通竅止痛」。其辛散之力可直達齒齦,驅散風寒濕邪,緩解牙齒冷痛、遇寒加劇之症。
草烏(去皮):
- 性味辛熱,有大毒,歸心、肝、腎經。
- 能溫經散寒、逐濕止痛,其強烈麻醉作用可迅速抑制疼痛,但須謹慎用量。草烏與細辛配伍,增強祛寒止痛之效,適用於寒濕痺阻所致的頑固牙痛。
乳香(別研):
- 性味辛苦溫,歸心、肝、脾經。
- 功能活血行氣、消腫生肌。其芳香走竄之性,能改善局部氣血瘀滯,減輕牙齦腫脹及炎症反應。
治療原理:
- 散寒祛風:細辛、草烏合用,驅散齒齦風寒濕邪,適合因外感寒邪或陽虛寒凝之牙痛。
- 通絡止痛:全蠍走竄通絡,乳香活血行氣,二者協同緩解氣滯血瘀或經絡痙攣之痛。
- 局部麻醉:草烏與細辛具有表面麻醉作用,直接作用于患處,快速鎮痛。
- 消腫斂瘡:乳香兼能促進局部氣血流通,輔助消腫,適合牙齦潰膿或腫脹。
配伍特點:
此方以「辛溫走竄」藥物為主,側重祛邪止痛,適用於實證、寒證牙痛,尤其強調「外治局部用藥」的特性。通過直接擦敷患處,藥力直達病所,結合溫鹽水漱口,既可增強藥效,又能清潔口腔殘留。
總結:
穿牙散以祛風散寒、通絡止痛為核心,結合活血消腫之力,針對風寒濕邪或氣滯血瘀引起的牙痛,體現「急則治標」的外治理念。其組方簡練而效峻,然須辨明寒熱,非熱毒牙痛所宜。
傳統服藥法
全蠍7個(去毒),細辛(洗淨)3錢,草烏2個(去皮),乳香2錢(別研)。
上為細末。
每用少許擦患處。須臾以溫鹽水盥漱。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含有烏頭,有毒,使用時應注意用量。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穿牙散, 出處:《濟生》卷五。 組成:全蠍7個(去毒),細辛(洗淨)3錢,草烏2個(去皮),乳香2錢(别研)。 主治:一切齒痛,不問久新。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