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垂柳枝煎中包含柳枝,主要因其具有以下功效:
- 清熱解毒: 柳枝性寒,味苦,入肝經,具有清熱解毒之效,可用於治療風熱感冒、目赤腫痛、咽喉腫痛等症。
- 祛風止痛: 柳枝亦具祛風止痛之效,可用於治療風濕痺痛、腰膝痠痛、跌打損傷等症。
垂柳枝煎中,柳枝常與其他藥材配合使用,以發揮其最佳療效。例如,與金銀花、連翹等藥材配合,可增強清熱解毒之效;與桑枝、獨活等藥材配合,則可增強祛風止痛之效。
垂柳枝煎中包含芒硝,其原因主要為以下兩點:
- 清熱瀉火,通利水道:芒硝性寒,味苦鹹,入肝、胃、大腸經,具有清熱瀉火、通利水道、軟堅散結的功效。垂柳枝性寒,味苦,入肝、腎經,可清熱解毒、利水消腫。二者合用,可加強清熱解毒、利水消腫之效,適用於熱毒壅盛、水腫、便祕等症。
- 引藥入肝經:垂柳枝主要入肝、腎經,芒硝入肝、胃、大腸經,二者合用可引藥入肝經,加強清熱解毒、利水消腫之效,使藥力直達病所,提高療效。
垂柳枝煎方中包含桑枝,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同氣相求:桑枝與垂柳枝皆屬木本植物,且具疏風散熱之效。二者合用,可增強藥效,達到更佳的治療效果。
- 相輔相成:桑枝偏於疏散風熱,而垂柳枝則以清熱利濕為主。二者配伍,可相輔相成,既能疏散風邪,又能清熱利濕,對風熱犯表、濕熱蘊結等症狀具有較好的治療作用。
垂柳枝煎中加入淡竹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利濕:淡竹葉性寒,味甘淡,具有清熱利濕、除煩解暑的功效。垂柳枝煎常用於治療熱病煩渴、小便不利等症,淡竹葉的加入可增強方劑的清熱利溼效果,幫助患者退熱消渴,利尿通淋。
- 解毒生津:淡竹葉亦具有一定解毒生津的作用。垂柳枝煎中可能含有其他具有毒性或燥熱的成分,淡竹葉可緩解其毒性,同時滋陰生津,緩解口乾舌燥的症狀。
總體而言,淡竹葉的加入使垂柳枝煎清熱利濕、解毒生津的作用更加全面,提升了方劑的治療效果。
垂柳枝煎方劑中加入黃連,是基於其清熱解毒、瀉火止痛的功效,用於治療風熱上炎引起的諸症。
垂柳枝本身具有清熱解毒、疏風止痛的作用,而黃連則更能增強其清熱瀉火的效果,兩者協同作用,可更有效地清熱解毒,消炎止痛。
此外,黃連苦寒,可抑制風熱之邪上炎,並能抑制炎症反應,緩解疼痛症狀,從而達到治療目的。因此,黃連的加入,使垂柳枝煎方劑的清熱解毒、瀉火止痛功效更顯著。
垂柳枝煎中加入決明子,主要基於其清肝明目、降壓降脂的功效。
垂柳枝性涼,具有清熱解毒、止痛消腫的功效,用於治療目赤腫痛、風熱頭痛等。而決明子性涼,味苦甘,歸肝、腎經,具有清肝明目、潤腸通便的功效,用於治療目赤腫痛、頭昏眼花、便祕等。
決明子與垂柳枝相配,可加強清熱解毒、明目止痛的療效,同時也能緩解因肝火上炎引起的頭昏眼花、視力模糊等症狀,對於治療目赤腫痛、風熱頭痛等疾病具有較好的療效。
垂柳枝煎方中加入冰片,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冰片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可以有效緩解因外傷、感染等引起的紅腫熱痛症狀。垂柳枝本身也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與冰片合用,可以增強清熱解毒效果,減輕炎症反應。
- 通竅止痛: 冰片具有通竅止痛的功效,可以疏通經絡,緩解疼痛。垂柳枝煎方中加入冰片,可以增強止痛效果,對於頭痛、牙痛、耳痛等症狀具有輔助治療作用。
總體而言,垂柳枝煎方中加入冰片,可以增強方劑的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及通竅止痛功效,提高治療效果。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垂柳枝煎」主治功效分析
根據《奇效良方》、《太平聖惠方》與《證治準繩》等古籍記載,「垂柳枝煎」主要用於治療「風赤眼」,即現代醫學所指的急性結膜炎等以眼睛紅腫、疼痛、發癢為主要表現的眼疾。
組成分析與治療原理
「垂柳枝煎」的組成分子可歸納如下:
- 柳枝、桑枝、桃枝、枸杞枝: 這四味藥材皆為樹枝,其性味歸經各有不同,但在本方中主要取其清熱、疏風、活血之功。柳枝善於清熱利濕,兼能疏散風邪;桑枝則能清熱涼血,且有祛風之效;桃枝亦有活血化瘀之能。枸杞枝則能補肝腎。多種枝條合用,能增強清熱疏風、活血通絡的效果。
- 淡竹葉: 味甘淡,性寒,入心、胃、小腸經,有清熱除煩、利尿通淋之效。能將體內熱邪透過小便排出,使熱邪不致鬱積於眼部。
- 黃連: 味苦,性寒,為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要藥。能清泄肝膽之火,使上炎之熱邪得以清除,減輕眼部紅腫熱痛。
- 決明子: 味甘苦鹹,性微寒,歸肝、大腸經。具有清肝明目、潤腸通便之效。可以幫助清除肝經之熱,改善目疾,同時也能緩解因熱毒鬱結導致的便祕。
- 芒硝: 味鹹、苦,性寒,有軟堅散結、清熱潤燥之功。能幫助消散眼部因熱毒引起的腫脹瘀結,並能潤滑眼表,緩解乾澀不適。
- 冰片(龍腦): 味辛、苦,性微寒,能開竅醒腦、止痛消炎。能清熱止痛,改善眼部疼痛等症狀。
綜合以上藥材的藥性,可以看出「垂柳枝煎」的治療機理主要為:
- 清熱瀉火: 方中黃連、淡竹葉、芒硝等藥材皆具清熱之效,能有效清除體內熱邪,特別是肝經之火。
- 疏風活血: 柳枝、桑枝、桃枝等能疏散風邪,活血化瘀,促進眼部氣血流通,使瘀滯得散,紅腫得消。
- 利尿通淋: 淡竹葉可利尿,使熱邪從小便排出,加速體內代謝廢物的排泄。
- 清肝明目: 決明子能清肝明目,改善眼部不適,並兼有潤腸通便之效。
- 止痛消腫: 冰片能開竅止痛,緩解眼部疼痛,並有助於消腫。
主治功效總結
「垂柳枝煎」以多味清熱、疏風、活血、利濕之藥材組成,具有清熱瀉火、疏風活血、利尿通淋、清肝明目、止痛消腫之功效。主要用於治療風熱上擾所致的「風赤眼」,能有效緩解眼部紅腫、疼痛、發癢等症狀,對於目赤腫痛、眼皮瘙癢赤爛、久治不愈之症,均有較好療效。
本方劑的組方思路嚴謹,多藥合用,能從多個角度調理,使邪熱得解,氣血暢通,從而達到治療眼疾的目的。
傳統服藥法
垂柳枝(長2寸)7莖,桃枝(長2寸)7莖,枸杞枝(長2寸)7莖,馬牙消1分(細研),桑枝(長2寸)7莖,竹葉49片,黃連半兩(去須),決明子半兩,龍腦半錢(細研)。
上除消及龍腦外,以漿水2大盞,於銅器中煎至一半,去滓,重以綿濾令淨,入消及龍腦,攪令勻,更煎令稠。
每以銅箸頭取如小豆許,點目中,每日3-5次。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清熱解毒、明目退翳的功效,主治風赤眼。
- 本方中的柳枝、芒硝、桑枝、淡竹葉、黃連、決明子、冰片均具有清熱解毒、明目退翳的功效,可以起到協同作用。
- 本方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如服用過量可能會導致腹瀉、腹痛等症狀。
- 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老年人、體弱者慎用。
- 服用本方期間,應避免食用辛辣、油膩、生冷等刺激性食物。
- 如有嚴重不適,應立即停藥並就醫。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垂柳枝煎, 出處:《聖惠》卷三十二。 組成:垂柳枝(長2寸)7莖,桃枝(長2寸)7莖,枸杞枝(長2寸)7莖,馬牙消1分(細研),桑枝(長2寸)7莖,竹葉49片,黃連半兩(去須),決明子半兩,龍腦半錢(細研)。 主治:風赤眼。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