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桂丸
DOU GUI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聖濟總錄》卷三十五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熱/寒比例
極熱 (8.50)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豆桂丸方中含有巴豆,其主要原因為:
- 瀉下通便: 巴豆性峻,能瀉下通便,驅除腸道積滯,配合桂枝、當歸等藥物,可改善便祕、腹脹等症狀,促進氣血運行。
- 活血化瘀: 巴豆亦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改善因瘀血阻滯引起的疼痛、腫脹等症狀。與豆豉、白芷等藥物配合,可起到消腫止痛的效果。
然而,巴豆毒性較大,應謹慎使用,需在醫師指導下服用,不可自行服用。
豆桂丸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其主要成分之一是肉桂。肉桂在中醫中被廣泛應用,主要因其具有暖陽驅寒的特性。肉桂能夠增強血液循環,並促進體內的陽氣,對於寒性體質或是因為寒冷而引起的疾病有良好的療效。肉桂的香氣和味道不僅能增強藥材的功效,還能提升整體方劑的協同作用。
在豆桂丸中,肉桂被視為引導藥材的重要成分,能夠與其他中藥成分相互作用,增強其療效。同時,肉桂還能改善脾胃功能,促進消化,對應因脾虛引起的各種不適。因此,肉桂的添加不僅是為了增加藥方的效果,還有助於調和整個方劑,達到平衡的效果。總之,肉桂在豆桂丸中的存在,反映出中醫理論中對於陰陽、寒熱平衡的重視,也展示了傳統中藥的獨特魅力。
豆桂丸中加入阿魏,主要基於其以下兩個原因:
- 行氣止痛:阿魏味辛、苦、溫,入肝、脾、胃經,具有行氣止痛、消腫散結的功效。豆桂丸主治寒凝氣滯所致的腹痛、腹脹、腸鳴、便溏等症狀,阿魏可通過行氣止痛,緩解腸道痙攣,改善氣血運行,達到止痛的效果。
- 溫脾散寒:阿魏性溫,可溫脾散寒,與其他藥材如肉桂、豆蔻等共同作用,可溫暖脾胃,驅寒止痛,進一步改善寒凝氣滯所致的腹痛等症狀。
豆桂丸中加入胡桃仁,主要是基於其補腎固精、潤腸通便的功效。胡桃仁性溫,味甘,入腎、肺經,具有滋陰補腎、潤肺止咳的作用,對於腎虛引起的腰膝酸軟、遺精早泄、大便燥結等症狀有較好的改善作用。
此外,胡桃仁還含有豐富的油脂、蛋白質、維生素等營養成分,可以滋養腎精,增強體質。在豆桂丸中加入胡桃仁,可以更好地協同其他藥材,發揮補腎固精、滋陰潤燥的功效,達到治療目的。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豆桂丸」主治功效分析
豆桂丸,出自《聖濟總錄》,為一古方,其組成包含巴豆、肉桂、阿魏及胡桃仁四味藥材。考究其組成及古籍記載,可分析其主治功效及治療原理如下:
一、主治病證:
《聖濟總錄》明確指出豆桂丸主治「勞瘧」。所謂「勞瘧」,非單純指瘧疾,而是指久病體虛,正氣不足,邪氣稽留,以致反覆發作之瘧疾。此與一般瘧疾之病理有所區別,故治療亦需有所不同。
二、治療原理分析:
豆桂丸之配伍,體現了溫陽散寒、攻逐積滯、兼顧扶正的治療原則:
- 巴豆:
- 巴豆性味辛熱,具有峻下冷積、逐水退腫、蝕瘡去腐之功。在此方中,巴豆主要發揮攻下作用,以驅除體內寒邪積滯,疏通經絡,使邪有出路。此為針對「勞瘧」體內邪氣稽留之病機。
- 然巴豆藥性峻猛,使用需謹慎,在此方中應是取其峻下之力,快速祛邪。
- 肉桂:
- 肉桂性味辛甘大熱,具有溫腎助陽、散寒止痛、暖宮調經之效。在「勞瘧」病證中,常因正氣不足,導致陽氣虛衰,寒邪內生。肉桂溫陽散寒,可以扶助體內陽氣,驅散寒邪,從根本上改善虛寒體質,為治本之藥。
- 針對體內虛寒體質,以溫陽散寒之性,散發體內寒邪。
- 阿魏:
- 阿魏性味辛溫,具有消食積、行氣滯、化瘀血、止痛之功。勞瘧日久,常導致氣機不暢,食積瘀滯。阿魏可幫助疏通氣機,消散食積,化解瘀滯,緩解相關症狀,並促進氣血流通,以利正氣恢復。
- 阿魏可幫助疏通氣機,並消散食積,緩解相關症狀。
- 胡桃仁:
- 胡桃仁性味甘溫,具有補腎益精、潤腸通便、平喘止咳之效。勞瘧日久,精氣耗損,腎氣易虛。胡桃仁可補益腎精,滋養體液,兼顧潤腸,促進機體恢復。此藥在方中,具扶助正氣之功,以補益虛損之體。
- 胡桃仁則能補益腎精,滋養體液,可扶正祛邪。
三、綜合分析:
豆桂丸之配伍,體現了攻補兼施、寒熱並用的原則。巴豆峻下祛邪,肉桂溫陽散寒,阿魏行氣化瘀,胡桃仁補腎益精。四藥合用,既能攻逐體內邪氣,又能扶助正氣,對於勞瘧之邪氣稽留、正氣不足之病機,具有良好的治療作用。
此方用藥雖不多,但藥性強峻,使用時需辨證論治,詳加斟酌,方可奏效。
總結:
豆桂丸以其峻下、溫陽、行氣、補益之藥性,針對勞瘧之寒邪積滯、正氣不足之病機,具有攻邪扶正、標本兼顧之效,為治療勞瘧之良方。
傳統服藥法
巴豆(去皮,生研)1分,桂(去粗皮)1分,澱花(研)1分,阿魏(醋化,面調作餅,炙)1分,安息香(入胡桃仁研)1分。
上六味,除研藥外,搗羅為末,再研勻,用面糊丸,如梧桐子大。
每用綿裹1丸,香煙上度7遍,安耳內,男左女右,又帶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發汗解表、驅風散寒的功效,不宜長期服用。服用本方期間,應注意休息,避免勞累。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豆桂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三十五。 組成:巴豆(去皮,生研)1分,桂(去粗皮)1分,澱花(研)1分,阿魏(醋化,面調作餅,炙)1分,安息香(入胡桃仁研)1分。 主治:勞瘧。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