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烏鱉甲湯

SHOU WU BIE JIA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

寒性指數

11

熱/寒比例

極寒 (0.09)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1%
腎經 21%
脾經 20%
肺經 20%
大腸經 8%
胃經 8%
肝經
腎經
脾經
肺經
大腸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首烏鱉甲湯中加入鱉甲,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腎益精: 鱉甲性寒,味甘鹹,入肝、腎經,具有滋陰潛陽、補腎益精、養血生津之效。與首烏同用,可增強補腎填精之功效,適用於腎陰虛、精血不足所致的頭暈眼花、腰膝痠軟、耳鳴等症狀。

2. 軟堅散結: 鱉甲還具有一定的軟堅散結作用,能幫助消除體內瘀滯,改善血液循環,對於一些因氣滯血瘀引起的腫塊、結節也有一定的輔助治療效果。

首烏鱉甲湯中加入烏梅,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收斂固澀:烏梅味酸性收斂,可收斂止瀉,固澀止汗。方中以鱉甲滋陰補腎,但鱉甲性寒,易傷脾胃,導致脾氣虛弱,甚至出現腹瀉或汗出不止。烏梅的加入,可收斂脾胃,固澀止汗,避免鱉甲寒性過度損傷脾胃。
  2. 酸甘化陰:烏梅酸味入肝,可助肝腎陰血生化。方中以首烏補肝腎陰血,烏梅的加入,可與首烏相輔相成,增強補益肝腎陰血之效。同時,烏梅的酸味可制約鱉甲的腥味,使湯劑更易服用。

首烏鱉甲湯中加入冰糖,主要有兩個原因:

  1. 緩和藥性: 首烏、鱉甲等藥材性寒,加入冰糖能中和其寒性,避免寒涼傷胃,更適合體質偏寒的患者服用。
  2. 改善口感: 冰糖能減輕藥材的苦味,使藥湯更易入口,方便患者長期服用。

此外,冰糖還有潤肺止咳、養陰生津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強藥效。

主治功效


首烏鱉甲湯 主治功效分析

《增訂通俗傷寒論》及《重訂通俗傷寒論》皆提到「首烏鱉甲湯」用於治療「病在陰分血虛者,夜熱神煩」,明確指出此方劑的治療方向為陰血虧虛所致的夜間發熱、煩躁不安等症狀。

病機分析

所謂「病在陰分」,指病邪侵入人體,損傷陰液,導致陰虛內熱的病理狀態。陰血不足,無法制約陽氣,便會出現虛熱,尤其在夜晚陰氣較盛之時,陰虛陽亢的表現會更為明顯,故有「夜熱」之象。陰虛則無法濡養心神,導致心神不寧,故見「神煩」。

方劑組成與治療原理

首烏鱉甲湯由以下四味藥組成:

  • 生首烏:具有補肝腎、益精血之效。針對陰血虧虛的病機,首烏能補益精血,從根本上滋養陰液,使陰血充盛,以制約亢盛的虛火。
  • 炙鱉甲:具滋陰潛陽、軟堅散結之功。鱉甲味鹹性平,入肝經,既能滋養陰液,又能潛抑肝陽,平息虛火上炎。其軟堅散結之功,亦可針對病程較長,邪鬱化熱之病機。
  • 烏梅肉:味酸,性平,具有收斂固澀、生津止渴之效。酸味能收斂陰液,防止陰液進一步耗散,同時能促進津液生成,以滋潤陰液不足。
  • 冰糖:味甘,性平,具有潤肺止咳、養陰生津之功。冰糖在此方中,主要作用是調和諸藥,以其甘潤之性輔助滋陰,並使其口感更佳。

綜合分析

首烏鱉甲湯的配伍,以滋陰養血為核心,兼具潛陽清熱之效。方中生首烏補益精血,炙鱉甲滋陰潛陽,烏梅肉收斂陰液,冰糖潤養生津,四藥合用,共奏滋陰養血、清熱除煩之功。 此方針對陰血虧虛,虛火內擾所致的夜熱、神煩之症,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其原理在於補充陰液,以制約虛火,達到陰陽平衡的狀態。

《增訂通俗傷寒論》之鑑別

《增訂通俗傷寒論》指出,對於「新瘧先截後補,久瘧先補後截」。 針對新發之瘧疾應先截斷病邪,而對於久病則應先補益正氣。此方為「久瘧」之補法,在瘧疾日久耗傷陰血,出現夜熱神煩時,以滋陰補血之法予以治療。

綜上所述,首烏鱉甲湯的主治功效為針對陰血虧虛所致的夜熱神煩,通過滋陰養血、清熱除煩的藥理作用,達到治療目的。

傳統服藥法


生首烏1錢,炙鱉甲1錢,烏梅肉2分,冰糖8分。
清滋陰血,截瘧。
上用雪水、滾水兩鐘,煎成1鐘,去滓溫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滋陰清熱、涼血解毒的功效,適合陰虛血熱、夜熱神煩的患者使用。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虛寒。
  • 本方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貧血瘧疾

相同名稱方劑


首烏鱉甲湯, 出處:《重訂通俗傷寒論》。 組成:生首烏1錢,炙鱉甲1錢,烏梅肉2分,冰糖8分。 主治:清滋陰血,截瘧。主治:胎瘧,病在陰分,血虛者,夜熱神煩。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