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十棗散方劑中包含穿山甲,其主要原因如下:
- 活血化瘀:穿山甲性味辛溫,入肝經,具有活血化瘀、通經絡的功效,有助於疏通經絡,改善氣血運行不暢,達到消腫止痛的效果。
- 消腫排膿:穿山甲亦具破瘀散結、消腫排膿之效,對於膿腫、瘡瘍等症狀,能促進膿液排出,幫助傷口癒合。
十棗散以穿山甲配伍其他藥材,可發揮其活血化瘀、消腫排膿的功效,達到治療跌打損傷、骨折、瘡瘍腫毒等症狀的目的。
十棗散方中包含大棗,主要原因有二:
一、 補中益氣:大棗性溫味甘,入脾胃經,能補中益氣、養血安神。十棗散旨在溫補脾胃,緩解脾胃虛寒所致的脘腹冷痛、食少便溏等症狀,大棗的補益作用正能協同其他藥材,增強方劑的溫補效果。
二、 調和藥性:十棗散中包含多種性寒藥材,如厚朴、枳實等,大棗的溫性可以調和藥性,避免寒涼過度,避免損傷脾胃。同時,大棗還能增強藥材的吸收利用,提高藥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十棗散主治功效分析
方劑組成
十棗散由以下兩味藥材組成:
- 穿山甲: 一兩
- 大棗: 十枚
古籍記載
《楊氏家藏方》記載本方主治「但熱不寒瘧」。原文如下:
治但熱不寒瘧。> 穿山甲(一兩),幹棗(十枚)> 上同燒灰留性,研為細末。每服二錢,當發日日未出時,井花水調下。
功效分析
主治病證
根據古籍記載,十棗散主要針對「但熱不寒瘧」。所謂「但熱不寒瘧」,指的是發病時僅有發熱而無寒戰的瘧疾類型。此類瘧疾的病機多為邪熱鬱結,氣機阻滯所致。
治療原理
十棗散的治療原理主要體現在以下兩方面:
- 穿山甲: 穿山甲在此方中,以燒灰存性之法炮製,取其活血通絡、破癥消積的藥性。其主要作用為疏通經絡,消散鬱結,使邪熱得以宣洩。
- 大棗: 大棗雖為補益之品,但在此方中,配合穿山甲使用,亦有其獨到之處。大棗燒灰存性後,具有和胃氣,調和藥性的作用,可緩解攻伐之性,同時也能保護脾胃之氣,以利邪氣之祛除。
綜合作用機制
穿山甲破除癥積,疏通氣血,使邪熱得以外泄,大棗則調和脾胃,以助正氣抗邪。兩藥合用,一攻一守,一破一補,相輔相成,共同達到驅邪外出之目的,從而緩解瘧疾發熱之症狀。
總結
十棗散針對「但熱不寒瘧」的發病特點,運用穿山甲的破積通絡之力,配伍大棗調和脾胃之性,以達到疏通經絡,消散鬱結,從而緩解發熱症狀的目的。此方以攻邪為主,並兼顧正氣,體現了中醫辨證論治的靈活應用。
傳統服藥法
穿山甲1兩,乾棗10個。
上同燒灰留性,研為細末。
每服2錢,當發日日未出時,井花水調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瘧疾發燒
相同名稱方劑
十棗散, 出處:《楊氏家藏方》卷三。 組成:穿山甲1兩,乾棗10個。 主治:但熱不寒瘧。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