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生發神效黑豆膏」中添加黑豆,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烏髮養髮功效: 黑豆富含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E和生物素等營養素,能滋養髮根,促進頭髮生長,並改善頭髮的顏色,使頭髮烏黑亮麗。
- 補腎固精: 中醫認為黑豆性平味甘,入腎經,有補腎固精的功效。腎氣充足則精血旺盛,而精血是頭髮生長的根本,因此黑豆能從根本上改善頭髮問題,促進頭髮生長。
「生發神效黑豆膏」方劑中添加訶子,主要基於其以下功效:
- 收斂固澀: 訶子味酸澀,性涼,具有收斂固澀之效。黑豆本身具生髮之功,但容易滑脫。訶子能收斂毛囊,防止黑豆生髮功效流失,並促進頭髮生長。
- 潤澤頭髮: 訶子富含維生素C及其他營養物質,能滋養頭皮,改善頭皮乾燥,促進頭髮健康生長。同時,訶子也能改善頭髮枯黃、易斷等問題,使頭髮烏黑亮麗。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生發神效黑豆膏主治兩類病症:
- 小兒腦疳:此症屬中醫「疳證」範疇,多因脾胃虛弱、濕熱內蘊,或蟯蟲寄生,導致氣血不足,頭皮失養。患兒可見頭髮連根脫落,形如枯穗,甚至頭皮生瘡、流膿,反映氣血虧虛或濕熱上攻頭部。
- 白禿瘡:即「白癬」,多因風濕熱邪侵襲頭皮,或蟲毒寄生,導致毛囊受損、頭髮脫落,形成界限分明的圓形禿斑。古代認為此病與「蟲蝕」或「血虛風燥」有關。
原文強調「發不生者」,顯示此方針對毛囊受損、氣血無法上榮的脫髮,尤其適用於病理性脫落(如疳疾、癬瘡),而非單純年老或遺傳性禿髮。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黑豆(3合)
- 性味歸經:甘、平,入脾、腎經。
- 功效:補腎益精,活血解毒。《本草綱目》載其能「治腎病,利水下氣,制諸風熱,活血」。
- 作用:腎主骨生髓,其華在發。黑豆補腎填精,助生髮之源;另含豐富蛋白質、微量元素,可能直接滋養毛囊。
2. 苣蕂(3合)
- 考證:苣蕂可能為「胡麻(黑芝麻)」,古又名「巨勝」。
- 性味歸經:甘、平,入肝、腎經。
- 功效:補肝腎,益精血,潤燥。《神農本草經》稱其「主傷中虛羸,補五內,益氣力,長肌肉,填腦髓」。
- 作用:與黑豆協同補腎益精,針對精血不足之脫髮;含油脂可潤澤頭皮,改善乾枯。
3. 訶黎勒皮(1兩)
- 性味歸經:苦、酸、澀、平,入肺、大腸經。
- 功效:收斂固澀,清熱解毒。《本草備要》指出其能「斂肺澀腸,化痰止渴,固精斂血」。
- 作用:
- 收斂瘡面:對白禿瘡的糜爛、滲液有斂瘡生肌之效。
- 抑菌殺蟲:現代研究證實訶子含鞣酸,對真菌(如癬菌)、細菌有抑制作用,契合「白禿瘡」的病原菌。
製法與外用機轉
煨取油法:
- 黑豆、芝麻含油脂,經竹筒煨烤後析出油分,訶子成分亦溶於油中。此油膏可直接滲透頭皮,滋養毛囊。
- 亂發塞口:可能取「發為血之餘」的象徵意義,或利用其蛋白質分解產物(傳統認為有生髮作用)。
先以米泔皂莢湯洗頭:
- 米泔水:清熱解毒,去油垢。
- 皂莢:殺蟲止癢,清潔頭皮。此步驟先祛除濕熱蟲毒,再外塗藥膏,標本兼顧。
綜論治療原理
此方以「補腎填精」為本(黑豆、芝麻),「清熱收斂」為標(訶子),結合外用油膏的物理滋潤作用,達到:
- 改善氣血供應:補腎精以促進毛囊新生。
- 消除病原:訶子抑制真菌、細菌,適用於白禿瘡。
- 修復頭皮環境:油脂保護瘡面,米泔皂莢湯清潔,形成適於生髮的局部條件。
註:古代醫家觀察到「十日發生」,推測此方對毛囊未完全壞死的暫時性脫髮(如疳疾、癬瘡所致)有誘導再生之效。
傳統服藥法
黑豆3合, 苣蕂3合, 訶黎勒皮1兩。
上為末,以水拌令勻,納於竹筒中,以亂發塞口,用煻灰內煨取油,貯於瓷器中。
先以米泔皂莢湯洗頭,拭乾塗之,日2次,10日發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生發神效黑豆膏, 出處:《聖惠》卷八十九。 組成:黑豆3合,苣(艹勝)3合,訶黎勒皮1兩。 主治:小兒腦疳,頭發連根作穗子,脫落不生;兼瘡白禿,發不生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