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安露飲方劑中包含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滋陰潤燥:生地黃味甘性寒,具有滋陰涼血、清熱生津的功效,可有效緩解燥熱症狀,如口乾舌燥、皮膚乾燥、便祕等。安露飲常用於治療陰虛火旺、燥熱傷津等病症,生地黃可起到滋陰降火,潤燥生津的作用。
- 清熱解毒:生地黃亦具清熱解毒功效,可有效清除體內熱毒,緩解發熱、咽痛、口瘡等症狀。安露飲中常配伍其他清熱解毒藥物,與生地黃共同作用,達到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效果。
總之,生地黃在安露飲中發揮滋陰潤燥、清熱解毒的功效,與方劑其他藥物共同作用,達到治療陰虛火旺、燥熱傷津等病症的效果。
安露飲中加入丹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活血化瘀:丹參性味苦涼,入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涼血消腫之功效。安露飲多用於治療血瘀所致的各種症狀,如胸悶心痛、經閉痛經、跌打損傷等,而丹參可有效改善血液循環,促進瘀血消散,緩解疼痛不適。
二、清熱涼血:丹參亦有清熱涼血之效,可治療熱毒血瘀所致的發熱、口渴、咽喉腫痛等症狀。安露飲中常配合其他清熱解毒藥物,共同起到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的作用,達到治療目的。
中藥方劑[安露飲]的組成中包含[益母草],因為益母草具有活血調經和安胎的作用。益母草能夠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由血瘀引起的經痛,同時其安胎作用有助於保護胎兒。益母草的調經功能能夠改善月經不規則,使[安露飲]在調經和保護胎兒方面更加有效。
安露飲方劑中加入海螵蛸,主要是因為其具有收斂止瀉、制酸止痛的功效。
海螵蛸為烏賊的內骨,性寒、味鹹,入肝、脾、腎經。其收斂作用能抑制腸道蠕動,減少腹瀉次數;制酸作用則能中和胃酸,緩解胃痛、反酸等症狀。
因此,在安露飲中加入海螵蛸,可以起到緩解腹瀉、止痛、制酸的作用,有助於治療胃腸疾病。
安露飲中加入茜草根,主要考量其以下兩點功效:
- 涼血止血: 茜草根性寒,具涼血止血之效,可清熱解毒,治療熱毒血瘀所致的出血症狀,如鼻衄、咯血、尿血等。
- 活血化瘀: 茜草根可活血化瘀,促進血液循環,對於瘀血阻滯所致的疼痛、腫脹等症狀亦有緩解作用。
因此,安露飲中加入茜草根,可起到清熱涼血、止血化瘀的功效,對於熱毒血瘀所致的出血症狀,以及瘀血阻滯所致的疼痛腫脹等症狀,均有較好的療效。
安露飲中加入旱蓮草,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一、清熱涼血: 旱蓮草性寒,味甘苦,入肝、腎經,具有清熱涼血、止血的功效。安露飲多用於治療血熱妄行所致的各種出血症狀,如鼻衄、咯血、尿血等。旱蓮草可以清熱涼血,抑制血熱妄行,達到止血的效果。
二、補腎益精: 旱蓮草同時也具有補腎益精的功效,可以改善腎陰虛所致的頭暈目眩、耳鳴、腰膝酸軟等症狀。安露飲中常配合其他滋陰補腎的藥物,如生地黃、熟地黃等,共同達到滋陰補腎、涼血止血的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安露飲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要針對產後「惡露不絕」,症見出血量多、色紅腥臭,伴隨口乾心煩、舌淡紅苔黃、脈數等,屬「血熱動血」之證。產後陰血虧虛,若兼體內鬱熱未清,熱擾沖任,迫血妄行,則惡露不止;血熱鬱滯,故血色紅而氣腥;熱傷津液則口乾,擾及心神則心煩。舌脈均為陰虛血熱之象。方劑以養陰清熱、涼血止血為主,佐以化瘀調經,使血止而不留瘀。
組成邏輯推理與治療原理:
養陰清熱止血:
- 生地:滋陰涼血,清解血分伏熱,從根本調理陰虛血熱之病機。
- 旱蓮草:補肝腎之陰,兼涼血止血,助生地養陰制火。
- 烏賊骨:收斂固澀,直達下焦止血,針對出血量多之急標。
活血化瘀通絡:
- 丹參:活血化瘀,清心除煩,防血熱煎熬成瘀,且能改善腹痛脹悶。
- 益母草:專入血分,活血調經,促進子宮收縮以排出殘留瘀血,避免止血留邪。
- 茜草根(炒):炒用減其寒性,既能涼血止血,又兼活血散瘀,治標兼顧通滯。
溫攝沖任:
- 炒蘄艾:微溫止血,暖宮散寒,反佐諸涼藥之偏性,防止寒凝致瘀;另可抑制腥臭,改善胞宮環境。
整體配伍邏輯:
全方以「養陰涼血」為本,結合「活血止血」之法,標本兼治。既能清熱寧血以止溢,又避免過度收斂導致瘀滯,符合產後「多虛多瘀」的生理特點。藥物寒溫並用,止血不忘疏通,體現「通因通用」思維,適用於血熱夾瘀之惡露不絕。
傳統服藥法
生地3錢,丹參3錢,益母草3錢,烏賊骨6錢,茜草根(炒)1錢半,旱蓮草3錢,炒蘄艾3錢。
養陰止血。
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的功效,因此孕婦、哺乳期婦女、月經期間婦女以及有出血傾向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安露飲, 出處:《中醫婦科治療學》。 組成:生地3錢,丹參3錢,益母草3錢,烏賊骨6錢,茜草根(炒)1錢半,旱蓮草3錢,炒蕲艾3錢。 主治:養陰止血。主治:産後惡露不絕,量較多,色紅且有腥臭,腹部偶而作脹,口乾心煩,舌淡紅苔黃,脈數,屬血熱者。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