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對於[阿魏通經丸]中的鐵粉成分,鐵粉在中醫中被認為具有補血止血、安神定驚的功效,適用於治療貧血、心悸等症狀。該方加入鐵粉旨在增強補血止血的作用。
阿魏通經丸中加入阿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行氣止痛:阿魏性溫,味辛,入肝、脾經,具有行氣止痛、消腫散結的功效。對於經絡不通、氣血瘀滯所致的痛經、經閉等症狀,阿魏可以疏通經絡,緩解疼痛。
2. 溫腎散寒:阿魏還具有溫腎散寒的作用,對於腎虛寒所致的痛經、月經不調等症狀,阿魏可以溫腎陽氣,改善血液循環,促進經血運行。
因此,阿魏通經丸中加入阿魏,旨在通過其行氣止痛、溫腎散寒的功效,治療因氣血瘀滯、腎虛寒等原因引起的婦科疾病。
中藥方劑[阿魏通經丸]的組成中包含[蘆薈],因為蘆薈具有潤燥和消炎的作用。蘆薈能夠幫助潤滑經絡,緩解由乾燥引起的經痛,並且具有消炎的效果。它的潤燥作用有助於改善經絡不暢,使[阿魏通經丸]在舒緩經期不適方面更加有效。
阿魏通經丸中包含沒藥,主要因其具有以下兩項功效:
- 活血化瘀: 沒藥味苦辛,性溫,入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效。對於經期疼痛、血瘀不通等症狀,能起到改善作用。
- 消腫止痛: 沒藥亦具有一定的消腫止痛作用,能緩解腹部疼痛、脹痛等症狀,對於因血瘀導致的痛經、經行腹痛等症狀,也能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
總之,阿魏通經丸中加入沒藥,可協同其他藥材,發揮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效,有效改善經期不順、疼痛等症狀。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阿魏通經丸」之分析如下: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解析
本方主治「子宮衝逆,因經閉者」,乃針對氣血瘀阻、衝脈上逆所致之閉經證。
- 子宮衝逆:指衝脈氣血上衝,多伴見少腹脹痛、煩躁、嘔逆等症,此因衝脈隸屬陽明,瘀阻化熱時易挾氣上逆。
- 經閉:多因血瘀、氣滯、痰阻等實邪滯留胞宮,阻礙經血下行。古籍強調「不通則痛」,此方以「通」為核心,破血行氣以開閉結。
二、組成藥物之邏輯與治療原理
(1)鐵粉(10錢)
- 性能:辛鹹平,入肝經。
- 作用:古用鐵粉多取其「重鎮降逆」之力,兼能「涼血散瘀」。《本草綱目》載其「平肝鎮心,治癲狂煩熱」。本方用之沉降衝逆之氣,兼清鬱熱,協同阿魏破瘀。
(2)阿魏(3錢)
- 性能:辛溫臭烈,入脾胃經。
- 作用:為「破血消積」要藥,其氣走竄力強,《本草備要》謂其「消肉積,殺小蟲,通月經」。本方取其破血通經之力,直攻胞宮瘀滯,兼散痰結(血瘀多夾痰)。
(3)蘆薈(3錢)
- 性能:苦寒,入肝胃大腸經。
- 作用:清肝瀉熱、通腑導滯。其苦降之性助阿魏下行瘀血,寒涼之效可制阿魏、鐵粉溫燥,防瘀久化熱傷陰,亦能通便以「釜底抽薪」,緩衝脈上逆之勢。
(4)沒藥(3錢)
- 性能:苦平,入肝經。
- 作用:活血止痛、散瘀生新。《醫學衷中參西錄》言其「善通經絡之血,散結消腫」。本方用以增強阿魏活血之效,並緩解經閉腹痛。
三、全方配伍思路
- 峻藥輕投:雖用阿魏等破血之品,但每服僅15小丸(總量不足1錢),取「漸消緩散」之意,防傷正氣。
- 降逆與通下並行:
- 鐵粉鎮降、蘆薈苦降,共平衝逆之氣;
- 阿魏、沒藥破瘀通經,直搗病所。
- 寒溫互制:阿魏辛溫配蘆薈苦寒,避免溫燥助熱,且瘀久多有伏熱,寒涼可清解鬱火。
四、適用病機推衍
此方所治之「經閉」,當屬氣滯血瘀夾熱證,見以下特徵:
- 經閉日久,少腹硬痛拒按;
- 伴胸脅脹滿、煩躁易怒(肝鬱化熱);
- 或見嘔逆、便秘(衝脈氣逆,陽明腑滯)。
五、備註
本方組方簡峻,以「通泄」為主,若純虛無瘀或氣血兩虧之閉經,則非所宜。
傳統服藥法
鐵粉10錢,阿魏3錢,蘆薈3錢,沒藥3錢。
上為末,取二釐為一丸。
每服15丸,1日數次。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阿魏通經丸, 出處:《經驗良方》。 組成:鐵粉10錢,阿魏3錢,蘆薈3錢,沒藥3錢。 主治:子宮衝逆,因經閉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