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追病丹方劑中加入使君子,主要基於其驅蟲和消積的功效。
使君子性甘溫,入脾、胃經,具有殺蟲、消積、健脾之效。其對蛔蟲、蟯蟲等寄生蟲有較好的殺滅作用,且能消食積、化滯氣,有助於改善消化不良、腹痛腹脹等症狀。
追病丹主要針對由寄生蟲引起的疾病,而使君子的驅蟲作用可以有效殺滅寄生蟲,從根本上治療疾病。同時,其消積作用也能改善因寄生蟲引起的食物消化不良,促進患者的康復。
追病丹中加入乾漆,是因其具有以下兩大功效:
- 祛風止痛:乾漆性溫燥,入肝經,善於祛除風寒濕邪,止痛消腫。對於風寒濕邪引起的痺痛,尤其是腰腿疼痛,有顯著效果。
- 活血化瘀:乾漆亦具活血化瘀之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血液供應,對於瘀血阻滯引起的疼痛,亦有較好的緩解作用。
故追病丹中加入乾漆,可起到祛風止痛、活血化瘀之效,有助於治療風寒濕邪、瘀血阻滯所致的疼痛。
追病丹中包含貫眾,乃因其具有驅蟲之效,可有效治療因寄生蟲引起的疾病。貫眾性苦寒,能清熱解毒,並能殺滅腸道寄生蟲,如蛔蟲、蟯蟲等。同時,貫眾亦可燥濕止癢,對於因濕熱引起的皮膚病亦有輔助治療作用。因此,追病丹中加入貫眾,可有效驅除寄生蟲,並改善因寄生蟲引起的症狀,達到治病目的。
追病丹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其組成成分中包含雄黃,這一選擇具有其獨特的理據。雄黃(Arsenic trisulfide)在中醫中被認為具有解毒、消腫和抗毒的作用。其主要成分砷的化學特性,使其在歷史上被用於治療各類疾病,特別是與感染和毒素相關的症狀。此外,雄黃的抗菌特性使其在中藥方劑中能有效抵抗病原體。追病丹的設計目的是針對某些特定的病症,通過雄黃的解毒作用,幫助減輕病症引發的炎症和不適感。
然而,使用雄黃時需謹慎,因其含有砷成分,過量使用可能對人體造成傷害。故在中醫理論中,醫師通常會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綜合考量其劑量及與其他藥材的配伍,以達到最佳療效。因此,追病丹的組成中包含雄黃,反映了中醫對於藥物特性及其配伍原則的深刻理解,並體現了中醫藥文化的博大精深。
追病丹是一種中藥方劑,其主要功能在於驅邪解毒,調和陰陽。方劑中包含硫磺,這是因為硫磺在中醫理論中具備獨特的藥理作用,能有效地驅除體內的邪毒。硫磺性溫,味辛,具有發散、通陽的特性,能夠促進血液循環,疏通經絡,對於體內淤阻及毒邪的排出有良好的效果。此外,硫磺還具備清熱解毒的功能,可用於治療由熱毒引起的疾病,如皮膚癢疹或其他炎症反應。利用硫磺的藥性,追病丹可強化整體治療效果,特別是在需要清除體內毒素和修復健康的情況下。綜合來看,硫磺的加入不僅增強了追病丹的療效,還能夠平衡方劑中的其他成分,使其在治療上更為全面。這樣的組合,體現了中醫藥的配伍學原則,使得追病丹在臨牀應用中具備更高的靈活性與有效性。
追病丹中包含信石,其原因主要為信石具有以下特性:
- 清熱解毒: 信石性寒,味苦鹹,能清熱解毒,散結消腫。追病丹主要針對熱毒壅滯所致的病症,信石能清熱解毒,幫助化解病竈。
- 燥濕化痰: 信石亦有燥濕化痰之效,對於痰熱鬱結所致的咳嗽、胸悶等症狀,信石能化解痰熱,利於呼吸道通暢。
總之,信石在追病丹中主要發揮清熱解毒、燥濕化痰的功效,有助於治療熱毒壅滯、痰熱鬱結所致的疾病。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追病丹》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瘵病咳血吐痰,思食無厭者」。
- 「瘵病」:即古代所稱「勞瘵」,類似現代肺結核或慢性消耗性疾病,常見症狀為長期咳嗽、咳血、潮熱、盜汗及身體消瘦。
- 「思食無厭」:患者異常貪食,可能因體內寄生蟲消耗營養,或虛火內擾脾胃所致。
綜合來看,此方針對「勞瘵兼蟲積」之證,尤其適合咳血痰多卻食欲亢進者,推測病機為「蟲積耗傷陰血,虛火灼肺」,屬本虛標實。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方中以 殺蟲攻積 為主,兼 化痰、解毒、通瘀,其配伍思路如下:
1. 殺蟲主力
- 使君子皮(2兩):傳統驅蟲要藥,尤擅殺蛔蟲、蟯蟲,其皮性烈,古人認為較果肉藥效更猛。
- 貫眾(5錢):清熱解毒,殺蟲止血,對絛蟲、鉤蟲有效,並能緩解咳血。
- 乾漆(焙,1兩):破血通瘀,殺蟲消積,古人用其攻逐「癆蟲」(如肺結核桿菌或腸道寄生蟲)。
2. 毒性加強
- 雄黃(1錢)、硫黃(3分)、信石(3分,即砒霜):
- 雄黃燥濕殺蟲,解瘡毒;硫黃溫陽殺疥蟲;信石劇毒,可「劫痰殺蟲」,直折頑蟲。
- 三藥合用,以毒攻毒,針對「蟲積痼疾」,但須嚴格控制劑量(分六服,每次含信石極微量)。
3. 服法設計
- 誘導殺蟲:以患者渴望之肉類(雞或豬肉)煮汁送藥,利用蟲體嗜食特性,引藥直達蟲巢。
- 小茴香(3分):溫中行氣,緩解殺蟲藥之冷滯,兼助藥力透達。
- 「勿令患者知」:避免心理抗拒影響療效,亦減輕對毒藥的恐懼。
4. 治療機轉推測
- 直接殺蟲:使君子、貫眾、雄黃等破壞蟲體,信石、乾漆使蟲麻痺或排出。
- 通瘀止血:乾漆破瘀,貫眾涼血,改善咳血痰黏。
- 毒熱並治:殺蟲藥多偏溫,但貫眾清熱,雄黃解毒,避免溫毒助火。
三、總結
此方為「峻劑殺蟲」之代表,針對勞瘵兼蟲積的複雜病機,透過劇毒藥物直攻病所,配合誘導服法增強療效。然其原理基於「蟲因肉動,藥隨蟲斃」的傳統思維,現代應用需考證蟲證類型與毒性風險。
傳統服藥法
使君子皮2兩,乾漆(焙)1兩,貫眾5錢,雄黃1錢,硫黃3分,信石3分。上為末,分作六服,候每早思食之時,思肉則用肉,思雞則用雞,煮熟切碎,入小茴末三分,拌和,先食肉少許,後以煮肉汁入藥末,調勻服之。
隨睡即蟲被毒,或利或吐出蟲。用藥之時,勿令患者知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性,孕婦、小孩、哺乳期婦女及有心臟病、肝病、腎病等疾病患者慎用。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副作用。
- 服用本方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追病丹, 出處:《醫學入門》卷七。 組成:使君子皮2兩,乾漆(焙)1兩,貫眾5錢,雄黃1錢,硫黃3分,信石3分。 主治:瘵病咳血吐痰,思食無厭者。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