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甘飲
CHEN GAN YI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仙拈集》卷三引《要覽》
熱性指數
16
寒性指數
7
熱/寒比例
熱 (2.29)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36%
肺經 36%
胃經 13%
心經 13%
脾經
肺經
胃經
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陳甘飲中包含陳皮,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理氣健脾:陳皮味辛、苦,性溫,入脾、肺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之功。陳皮可疏肝理氣,行氣止痛,並能健脾和胃,促進消化,改善脾胃功能。
- 燥濕化痰:陳皮具燥濕化痰之效,能有效化解痰濕,緩解因痰濕阻滯所致的胸悶、咳嗽等症狀。在陳甘飲中,陳皮與其他藥材配伍,可協同作用,達到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功效。
陳甘飲中加入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物毒性、減輕藥物副作用的作用。陳甘飲中可能包含一些性寒或性燥的藥物,甘草可以起到中和藥性、使藥性更平和的作用,避免藥物對人體造成過大的刺激或負擔。
- 增強藥效: 甘草本身也具有一定的藥效,例如益氣健脾、緩解咳嗽等。在陳甘飲中,甘草可以與其他藥材相互作用,起到增強藥效、提高治療效果的作用。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陳甘飲】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記載主治「乳癰初起」。乳癰即現代所稱急性乳腺炎,中醫認為多因肝胃鬱熱、乳汁瘀積或外感邪毒所致,初期表現為乳房腫脹疼痛、局部發紅發熱,甚則化膿。此方以陳皮配伍甘草,透過理氣化痰、緩急解毒之功,針對初期氣滯熱結的病機,阻止癰腫進一步發展。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陳皮(去白)
- 性味辛、苦、溫,歸肺、脾經,具理氣健脾、燥濕化痰之效。
- 「去白」指去除內層白色橘絡,保留外層辛香之性,加強行氣散結之力,尤其擅長疏解胸膈氣滯。
- 乳癰初起多因氣機不暢、乳汁瘀滯,陳皮能通暢氣機,間接幫助局部瘀熱消散。
甘草
- 性味甘平,歸心、肺、脾、胃經,主要功效為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緩急止痛。
- 生用偏清熱解毒,可緩解乳癰初起的局部熱毒;其甘緩特性亦能調和陳皮之辛燥,避免耗氣傷陰。
水、酒各半煎服
- 酒性溫通行散,助藥力速達病所,增強陳皮行氣活血之效,同時促進局部瘀滯疏通。
- 水酒合用,取其「半清半透」之性,既清熱又散結,符合乳癰初起「散結不助熱」的治療原則。
三、方劑配伍思維
此方以**「理氣為主,佐以解毒」**為核心:
- 陳皮為君,主攻氣滯,化解痰濕瘀阻;
- 甘草為佐使,兼顧解毒與調和藥性。
全方藥味簡潔,針對乳癰初起「氣滯熱壅」之輕證,透過理氣通絡、輕清熱毒,阻斷病情進展,體現中醫「治未病」與「截斷病勢」的思維。
四、延伸思考
若熱毒較重(如高熱、脹痛劇烈),古人可能加配蒲公英、金銀花等清熱解毒藥;若氣滯明顯(胸脅脹滿),或佐以青皮增強破氣散結之力。此方之妙在於輕靈配伍,適合病勢初萌階段,後世加減變化亦基於此邏輯擴展。
傳統服藥法
陳皮(去白)5錢,甘草1錢。
水、酒各半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乳房硬結乳腺炎乳房腺體瘤
相同名稱方劑
陳甘飲, 出處:《仙拈集》卷三引《要覽》。 組成:陳皮(去白)5錢,甘草1錢。 主治:乳癰初起。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