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乳散
DOU RU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奇效良方》卷六十五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熱/寒比例
熱 (4.00)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豆乳散中加入肉荳蔻,主要基於其溫中散寒、行氣止痛的功效。
肉荳蔻性溫,味辛,入脾、胃經,能溫暖脾胃,散寒止痛。豆乳散中,肉荳蔻與其他藥材共同作用,有助於溫補脾腎、化痰止咳,改善脾胃虛寒、寒邪入侵所致的腹痛、嘔吐、腹瀉等症狀。此外,肉荳蔻亦能行氣止痛,配合方中其他藥材,可緩解氣滯血瘀所致的疼痛。
豆乳散中包含乳香,主要因其具有以下兩方面的藥效:
一、活血化瘀: 乳香性溫,入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豆乳散所治的乳房腫痛、乳汁不通等症,乳香可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改善血瘀阻滯,從而達到消腫止痛的效果。
二、行氣止痛: 乳香的活血化瘀功效,亦能起到行氣止痛的作用。對於因氣血瘀滯而引起的乳房疼痛,乳香可以疏通經絡,使氣血運行通暢,達到止痛的效果。
因此,豆乳散中加入乳香,可有效地治療乳房腫痛、乳汁不通等症。
主治功效
豆乳散方劑主治功效分析
根據《奇效良方》及《痘治理辨》記載,豆乳散主要用於治療小兒痘疹期間偶發嚴重腹瀉。方中僅用肉豆蔻與乳香二味藥物,其治療原理可從以下方面分析:
一、方藥組成與功效:
肉豆蔻(一枚): 性溫,味辛,歸脾、胃、腎經。具有溫胃止瀉、行氣消食、散寒止痛、固腸止瀉等功效。痘疹期間,若脾胃虛寒,陽氣不足,則易導致腹瀉。肉豆蔻溫中散寒,溫陽利氣,可溫暖脾胃,緩解腹瀉症狀,並促進消化功能的恢復。其固腸止瀉作用,能直接控制腹瀉的發生。
乳香(一豆大): 性溫,味辛,歸心、肝、脾經。具有活血散瘀、消腫止痛、行氣通絡等功效。古代文獻中指出其可用於小兒瘡疹病中偶發的滑洩不止。在痘疹過程中,若氣血運行不暢,瘀滯於腸胃,也可能引起腹瀉。乳香活血化瘀,促進氣血運行,改善腸胃的血液循環,從而緩解腹瀉。
二、治療原理:
痘疹期間,小兒正氣虛弱,易受外邪侵襲,導致脾胃受損,寒邪內侵,或氣血瘀滯,從而出現腹瀉等症狀。《奇效良方》中提到:「脈遲為寒…臟寒下利脈遲者,以甘草乾薑湯豆乳散之類。蓋得胃氣既溫,榮衛以和,則或汗或疹而解矣。其脈遲者,是胃氣虛冷,榮衛不足故也。」此段文字說明瞭豆乳散的治療思路:
溫中散寒: 肉豆蔻溫暖脾胃,驅散寒邪,恢復脾胃的運化功能,從根本上解決腹瀉問題。
活血化瘀: 乳香活血化瘀,促進氣血運行,改善腸胃血液循環,減輕腸道炎症,止瀉止痛。
扶正祛邪: 豆乳散通過溫陽利氣,活血化瘀,調整臟腑功能平衡,提升機體抗病能力,從而達到扶正祛邪,使痘疹順利發洩的目的。
三、方劑整體作用:
豆乳散藥物組成簡單,但卻能有效地針對痘疹期間腹瀉的病機進行治療。肉豆蔻溫中散寒、固腸止瀉,乳香活血化瘀、止痛,二藥合用,溫而不燥,寒熱並治,標本兼顧,協同作用,共同達到溫胃止瀉的功效。 此方劑主要針對因脾胃虛寒或氣血瘀滯導致的痘疹期間腹瀉,而非所有類型的腹瀉。
總而言之,豆乳散通過溫中散寒、活血化瘀的機制,治療小兒痘疹期間偶發的嚴重腹瀉,是一種溫和有效的方劑。 其應用需結合患者的具體症狀和體質,方能取得最佳療效。
傳統服藥法
肉豆蔻1枚,乳香1豆大。
上為細末。
米飲調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豆乳散, 出處:《奇效良方》卷六十五。 組成:肉豆蔻1枚,乳香1豆大。 主治:小兒瘡疹病中,偶滑泄不止,甚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