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腦散

益腦散

YI NAO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顱囟經》卷上

熱性指數

1

寒性指數

45

熱/寒比例

極寒 (0.02)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30%
肺經 26%
脾經 21%
心經 8%
胃經 4%
腎經 4%
大腸經 4%
肝經
肺經
脾經
心經
胃經
腎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益腦散方劑中加入地榆,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清熱涼血止血:地榆性寒,味苦澀,入肝、脾經,具有清熱涼血、止血生肌的功效。益腦散主要針對熱毒上攻、腦絡瘀阻所致的頭暈頭痛、耳鳴目眩、神志不清等症狀,地榆能清熱涼血,改善腦部血液循環,達到清熱解毒、改善神志的作用。
  2. 收斂止瀉:地榆亦有收斂止瀉之效,可針對因熱毒下擾、脾胃虛弱所致的腹瀉症狀。益腦散中加入地榆,可以兼顧清熱解毒與止瀉止痢,更全面地改善患者的整體狀況。

益腦散中加入「蝦蟆」,其學名為蟾蜍,是因其具有活血化瘀、解毒消腫的功效。

蟾蜍的藥用部位主要為蟾酥蟾衣,其中蟾酥味苦、性寒,具有解毒消腫、止痛、抗癌等功效,可用於治療瘡瘍腫毒、跌打損傷等病症。蟾衣則具有清熱解毒、生肌等作用,可用於治療燒傷燙傷、皮膚病等。

益腦散作為治療腦部疾病的方劑,加入蟾蜍可有助於改善腦部血液循環、消散瘀血,緩解腦部疼痛和炎症,達到促進腦部功能恢復的效果。

益腦散中包含蝸牛殼,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滋陰清熱: 蝸牛殼味甘、性寒,入肝經,具有滋陰清熱、涼血止血的功效。在傳統中醫理論中,腦部屬陽,而陰虛火旺是導致腦部疾病的重要病因之一。蝸牛殼能滋陰降火,平衡腦部陰陽,改善因陰虛火旺而引起的頭痛、眩暈、耳鳴等症狀。
  2. 化痰開竅: 蝸牛殼還具有一定的化痰開竅功效,能化解痰濕阻滯,改善腦部供血,有助於治療因痰濕阻滯而引起的頭昏腦脹、記憶力減退等症狀。

總體而言,益腦散中加入蝸牛殼,主要是利用其滋陰清熱、化痰開竅的功效,以達到改善腦部功能,治療相關疾病的目的。

益腦散中加入青黛,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之效。

青黛為蓼藍等植物經加工製成的藍色染料,性寒味苦,入心、肝經。其清熱解毒之功,可有效化解因熱毒上攻所致的頭暈目眩、神志不清等症狀;而涼血止血之效,則可改善因血熱妄行所引發的鼻衄、吐血等症狀,從而達到益腦安神、清熱解毒的功效。

益腦散中含有麝香,主要原因如下:

  1. 開竅醒神: 麝香性溫,味辛,入心、脾經,具有開竅醒神、活血通絡的作用。對於神志不清、昏迷不醒等症狀,麝香能有效地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腦部供血,提高患者的意識水平。
  2. 通經活絡: 麝香對於瘀血阻滯所致的頭昏腦脹、肢體麻木等症狀,也有較好的療效。其活血通絡的功效能疏通經絡,改善血液循環,促進腦部代謝,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益腦散」主治小兒「腦疳」,此證屬古代兒科疳疾之一,以鼻癢、毛髮枯黃成穗狀、面色赤為特徵。根據《幼幼新書》等古籍記載,腦疳多因風熱上攻頭面,或疳疾日久化熱,濕熱熏蒸腦部所致。方中以「吹鼻」給藥,直達鼻竅,旨在引出「黃水」,反映其治療目標為「清熱解毒、祛風除濕、通竅散結」,針對腦疳的濕熱瘀滯病機。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地榆(炙):性微寒,能涼血止血、解毒斂瘡。炙用緩其寒性,重點在於收斂濕熱瘡毒,改善鼻癢及局部滲液。
  2. 蝦蟆(燒):即蟾蜍燒炭存性,古代用其解毒散結之功,尤其擅長治療疳疾癰瘡。此處用於攻逐腦疳鬱熱膿毒。
  3. 蝸牛殼:質輕上行,傳統用於消腫收濕。20個用量偏重,推測取其殼之燥性吸附鼻竅濕濁,並引藥上行。
  4. 青黛:清肝瀉火、涼血解毒,針對「面色赤」的肝熱上炎之象,兼治疳熱化火。
  5. 石蜜:即未經精煉的粗蜜,古代外用能緩解瘡瘍(非現代潤腸之用)。此處少量用之,可能調和藥性,緩解吹鼻刺激。
  6. 麝香:芳香開竅、活血散結,「大豆許」微量即效,助諸藥穿透鼻竅,促黃水排出,改善鼻塞癢痛。

整體邏輯
此方以「清熱毒、祛濕濁、通鼻竅」為核心。

  • 攻毒:蝦蟆配青黛,一溫一寒,化解疳熱毒瘀。
  • 排濕:蝸牛殼結合地榆,吸附並收斂局部濕濁。
  • 開竅:麝香引藥上行,石蜜緩沖,共促黃水(病理產物)外泄。
    特色:吹鼻法避開小兒服藥困難,直達病所,反映「上病上治」的思維。

【科學推論潛在作用】
雖無現代研究直接驗證此方,但從成分推測:

  • 青黛(含靛藍)、地榆(含鞣質)具有抗炎抑菌效果,或可減輕鼻黏膜炎症。
  • 麝香揮發成分可能刺激鼻黏膜分泌,促進分泌物排出(即「黃水」)。
  • 燒炭類藥物(如蝦蟆炭)的古法炮製,可能產生吸附作用,助於清除病理產物。

此方體現「以外治內」的傳統智慧,針對腦疳局部症狀設計,其機理與現代「黏膜給藥」概念有一定相通之處。

傳統服藥法


地榆(炙)1分,蝦蟆(燒)1分,蝸牛殼20個,青黛2分,石蜜2分,麝香2大豆許。上為末。
吹鼻。當有黃水出。
忌甜物。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 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老年人慎用。
  • 本方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如果有出血傾向者,應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益腦散, 出處:《顱囟經》卷上。 組成:地榆(炙)1分,蝦蟆(燒)1分,蝸牛殼20個,青黛2分,石蜜2分,麝香2大豆許。 主治:孩子腦疳鼻癢,毛發作穗,面色赤。

益腦散, 出處:《外台》卷三十六引劉氏方。 組成:地榆6分,蝸牛12分(熬),青黛3合,麝香1分,人糞(燒灰)1分,蘭香根(燒灰)1分,蚺蛇膽1分,龍腦香2豆許。 主治:孩子頭乾,肚中有無辜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