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一字丹中包含紫花地丁,主要原因有二:
-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紫花地丁性寒,味苦,入心、肝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功效。其能清泄心火,涼血解毒,對於因熱毒蘊結所致的瘡瘍腫毒、濕疹、口瘡等症狀,均有顯著療效。
- 化瘀止血,活血通絡:紫花地丁亦能活血化瘀,對於因血瘀所致的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亦有一定的療效。同時,其也能止血,對於外傷出血,有一定輔助作用。
因此,紫花地丁在「一字丹」中,可發揮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化瘀止血等多重作用,與其他藥材配合,可更好地治療相關疾病。
一字丹方劑中包含山慈菇,主要原因有二:
-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山慈菇性寒,味苦,入肝、脾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因熱毒引起的咽喉腫痛、口舌生瘡、乳腺炎、跌打損傷等病症,山慈菇可以起到很好的治療作用。
- 配伍增效:山慈菇與一字丹其他藥材,如金銀花、連翹等,配伍使用,可以起到協同增效的作用,更有效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達到更好的療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一字丹」之傳統功效與組成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一字丹」主治「痘疹黑陷乾枯,倒靥不起者」,為古代治療痘疹(如天花、水痘等)重症之方劑。此類病症特徵為:
- 痘疹黑陷:疹痘發黑、凹陷,提示熱毒深重,氣血瘀滯,肌膚失養。
- 乾枯倒靥:疹痘枯萎塌陷,無法正常結痂脫落,反映陰液耗損、邪毒內閉,正氣虛衰。
此方針對痘疹毒邪熾盛、內陷血分,導致氣血運行受阻,肌膚失於濡潤之危候,以解毒透邪、活血散結為主要治法。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紫花地丁(清熱解毒,涼血消腫)
- 性味苦辛寒,入心、肝經,擅長清解血分熱毒,散瘀消腫。
- 針對痘疹黑陷之熱毒瘀結,涼血解毒以遏邪勢,防止毒邪繼續內攻。
金線重樓(即七葉一枝花,清熱定驚,解毒消腫)
- 性微寒,有小毒,歸肝經,能清熱解毒、息風定驚。
- 適用於熱毒熾盛引動肝風或毒邪內陷之證,輔助紫花地丁增強解毒之力,兼防驚厥。
山慈菇(清熱化痰,解毒散結)
- 性甘微辛涼,具清熱解毒、軟堅散結之效。
- 針對痘疹乾枯倒靥之痰瘀互結,疏通氣血,助痘疹外發。
配伍邏輯:
- 協同清熱解毒:三藥均具解毒之功,紫花地丁偏涼血,金線重樓長於息風,山慈菇側重散結,共解血分熱毒。
- 活血散結促透邪:山慈菇之辛散與紫花地丁之散瘀,能改善氣血瘀滯,促使痘疹外發;金線重樓兼防熱毒引動肝風。
- 酒調服增效:酒性溫通,助藥力直達血分,行氣活血以托毒外出,符合「火鬱發之」之治則。
治療原理:
以「清解血毒」為核心,結合「活血透邪」,破除熱毒瘀滯之病機,使痘疹從黑陷乾枯轉為紅活,促其結痂脫落。全方體現中醫「給邪出路」思想,藉由解毒與透發並行,挽救痘疹內陷之危候。
傳統服藥法
紫花地丁、金線重樓、山慈菇。上為末。
酒調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麻疹男性勃起障礙
相同名稱方劑
一字丹, 出處:《萬氏家抄方》卷六。 組成:紫花地丁、金線重樓、山慈菇。 主治:痘疹黑陷乾枯,倒靨不起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