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核錠
XIAO HE DI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丁甘仁家傳珍方選》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6
寒性指數
22
熱/寒比例
寒 (0.27)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25%
肺經 25%
脾經 25%
肝經 25%
胃經
肺經
脾經
肝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消核錠方劑中包含山慈菇,主要是利用其消腫散結的功效。
山慈菇性寒,味苦,入肝、脾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止痛等功效。對於頸部淋巴結腫大、甲狀腺腫大、乳腺增生等病症,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此外,山慈菇還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可以抑制細菌和病毒的生長,對於一些感染性疾病也有很好的療效。因此,消核錠方劑中加入山慈菇,可以起到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作用,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消核錠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瘰疬」與「痰核」,二者皆屬中醫「痰凝氣滯」範疇的體表結塊病證:
- 瘰疬:多發於頸項、腋下,呈串珠狀結節,常因肝鬱化火、痰火互結或陰虛肺燥所致,類似現代淋巴結結核或慢性淋巴結炎。
- 痰核:泛指出於皮裡膜外的無痛性腫塊,質軟可推動,多因痰濕凝聚、氣滯血瘀而生,如脂肪瘤或囊腫等。
此方以「消核」為名,強調其散結消腫之效,外用醋磨塗擦,直接作用於患處,化解局部痰瘀。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方中僅兩味藥,一攻一散,配伍精簡:
山慈菇(2兩)
- 性味功效:辛、寒,有毒,歸肝、胃經。
- 作用:
- 清熱解毒:針對瘰疬痰核背後的熱毒鬱結。
- 化痰散結:直接消散痰濕凝聚之結塊,為治瘰疬要藥。
- 消癰潰堅:促腫塊軟化或破潰,如《本草綱目》載其「主疔腫,攻毒破皮」。
原寸香(即天然麝香,2分)
- 性味功效:辛、溫,歸心、脾經。
- 作用:
- 活血通絡:深入血分,開竅通滯,助山慈菇藥力透達病所。
- 散結止痛:其辛香走竄之性,能化頑痰死血,古代多用於頑固癰腫。
- 引藥透皮:強化外用藥的局部吸收,穿透皮膚屏障。
配伍邏輯:
- 山慈菇為君藥,直擊痰熱結核;麝香為佐使,助藥力滲透並活血散結。
- 兩藥寒溫並用,山慈菇清解,麝香辛散,共奏「清熱化痰、散結消核」之效。
製劑特點:
- 糯米漿糊成型:糯米甘平,能緩和山慈菇毒性,黏合藥粉成錠,便於保存與局部塗敷。
- 醋磨外塗:醋味酸收,既能軟堅散結(如《本草備要》言「散瘀解毒」),又可助藥性滲透。
三、中醫治療原理推論
此方體現「結者散之」的治法,針對痰核瘰疬的病機關鍵:
- 痰濕凝聚:山慈菇化痰,麝香行氣,切中痰阻氣滯之本。
- 熱毒鬱結:山慈菇清熱解毒,防止痰鬱化火。
- 血瘀絡阻:麝香活血通絡,改善局部氣血壅滯。
外用塗擦使藥力直達病所,適合表淺、局限的結塊,符合古代「外治之理即內治之理」的思維。
傳統服藥法
山慈菇2兩,原寸香2分。
上為細末,用糯米漿打糊成錠。
醋磨塗。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消核錠, 出處:《丁甘仁家傳珍方選》。 組成:山慈菇2兩,原寸香2分。 主治:瘰癧,痰核。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