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靈玉粉

通靈玉粉

TONG LING YU FE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31

寒性指數

1

熱/寒比例

極熱 (31.00)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25%
脾經 25%
肝經 25%
大腸經 25%
腎經
脾經
肝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通靈玉粉」中包含硫磺,主要基於其以下特性:

  1. 驅邪辟穢:古人認為硫磺具有驅除邪氣、闢穢避疫的功效,用於治療疑似由邪氣入侵導致的疾病,如瘟疫、瘴癘等。
  2. 殺蟲止癢:硫磺具有殺菌、殺蟲的特性,可用於治療皮膚病,如疥瘡、濕疹等。

然而,硫磺具有一定的毒性,需嚴格控制用量,且需由專業醫師指導使用,以免造成副作用。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通靈玉粉之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主症範疇

  1. 腎陽衰微所生諸疾:如腰膝冷痛、命門火衰(腎陽虛衰)、陽氣暴絕(猝然虛脫衰竭)、畏寒肢冷。
  2. 虛寒性水腫:因陽虛不能化氣行水,致水濕停聚。
  3. 寒中證:中焦虛寒,腹冷痛泄瀉,甚或四肢厥逆。

方劑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核心藥材:硫黃(半斤)

硫黃為火中精、純陽之品,性熱而溫補命門,直接峻補元陽,為方中君藥。其傳統藥理作用如下:

  1. 暖水臟(溫腎陽):硫黃直入腎經,助命門真火,改善腎陽不足引起的腰膝冷痛、陽痿等。
  2. 益顏色、駐顏:腎陽得補,則氣血上榮於面,故面色紅潤、駐顏抗衰。
  3. 祛萬痛:陽氣通則寒凝散,寒性痛症(如冷痹、寒疝)自解。

炮製工藝解析(關鍵增效步驟):

  1. 桑柴灰淋汁煎煮
    • 桑柴灰性溫,淋汁具鹼性,可中和硫黃燥烈之毒,緩和藥性,使其「伏火」(降低毒性,保留溫陽之效)。
    • 反覆煎煮使硫黃純化,避免過度燥熱傷陰。
  2. 地坑水沉澱法
    • 取「地氣」之水(陰性介質),與硫黃相合,暗含陰陽互濟之理,使藥性更趨平和。
  3. 火煅成玉粉
    • 高溫鍛造後,硫黃轉為「玉色」結晶(類似昇華提純),質地細膩易吸收,增強溫陽而不燥之效。

輔助配伍:

  • 鹽湯送服:鹽鹹入腎,引藥直達下焦,強化溫腎作用。

治療原理推論

  1. 從陽引陰,以火生土
    • 硫黃大補腎陽,火旺則土(脾胃)得溫,寒中可解;水暖則氣化復常,水腫自消。
  2. 純陽化陰,抗衰駐顏
    • 陽氣充沛則氣血暢行,代謝旺盛,故王昭「年九十顏如童」,此乃腎陽充盛之外顯。
  3. 伏火工藝減毒存效
    • 透過複雜炮製,既保留硫黃溫陽之力,又避免其毒性傷正,符合「製藥如用兵」的古代智慧。

總結

此方以硫黃為核心,通過嚴謹炮製轉化其性,專攻腎陽虛衰、陰寒內盛之證。其「通靈玉粉」之名,隱喻藥效如玉之溫潤而光華內斂,非徒燥熱,乃古代丹道醫學「陽中求陰」思想的體現。

傳統服藥法


硫黃半斤。
暖水臟,益顏色;駐顏補暖,祛萬痛。
上以桑柴灰五斗,淋取汁,煮三復,時時以鐵匙抄,於火上試之,候伏火即止,候乾,以火煅之,如未伏,更煮,以伏火為度,伏了即研為細散;又穿地作坑,深一尺二寸,投水於中,待水清取和硫黃末,水不得絕,於瓷鍋內煎之,候欲乾,即取鐵鏊子一所,仰著納細砂,砂上布紙,鏊下著微火,令鏊熱,即於瓷鍋內抄硫黃於紙上滴之,自然如玉色,光彩射人;為細末,以飯為丸,;如扣子大。
每服10丸,空心鹽湯送下。
《普濟方》:余鄉人王昭服之,年九十顏貌如童,夜視細字,力倍常人。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心內膜炎心包炎慢性腎衰竭二尖瓣狹窄三尖瓣疾病高血壓性心臟病高血壓性腎臟病心臟衰竭全身性水腫

相同名稱方劑


通靈玉粉, 出處:《聖惠》卷九十八。 組成:硫黃半斤。 主治:暖水臟,益顔色;駐顔補暖,祛萬痛。主治:腰膝痛;命火衰微,陽氣暴絕,及虛寒水腫,寒中等候。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