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命仙丹

活命仙丹

HUO MING XIAN D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3

寒性指數

10

熱/寒比例

(2.30)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0%
肝經 19%
心經 16%
胃經 12%
腎經 8%
大腸經 4%
心包經 4%
小腸經 4%
三焦經 4%
肺經 4%
脾經
肝經
心經
胃經
腎經
大腸經
心包經
小腸經
三焦經
肺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活命仙丹」方劑中加入木鱉子,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藥理作用:

  1.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木鱉子性寒,味苦,歸肝、脾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熱毒壅盛、癰腫疔瘡、跌打損傷等症狀,木鱉子可以發揮良好的治療作用。
  2. 活血化瘀,通經止痛: 木鱉子含有豐富的生物鹼和脂肪酸,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止痛的作用。對於瘀血阻滯、經絡不通所致的各種疼痛,木鱉子可以有效緩解。

因此,在「活命仙丹」方劑中加入木鱉子,可以增強方劑的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和活血化瘀的功效,達到治療各種疾病的目的。

「活命仙丹」方劑中含有斑蝥,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破瘀通絡、消腫止痛: 斑蝥性味辛熱,入心、肝、腎經,具有強烈的破瘀通絡、消腫止痛功效。在一些瘀血阻絡、疼痛難忍的病症中,斑蝥可以起到迅速化瘀、止痛的作用,例如跌打損傷、骨折、瘀血腫痛等。
  2. 回陽救逆、強心利水: 斑蝥對於一些陽氣衰微、心力不足的病症,也有一定的救治作用。其溫熱之性可以回陽救逆,增強心臟功能,同時也具有利水消腫的作用,在一些寒凝心脈、水腫等病症中,可起到一定的治療效果。

然而,斑蝥毒性較強,使用需謹慎,應在專業醫師指導下服用。

活命仙丹方中包含大黃,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瀉熱解毒: 大黃味苦寒,性急,入腸經,擅長瀉熱解毒,清瀉腸胃積熱。活命仙丹多用於治療熱毒壅盛、腸胃實熱導致的症狀,例如高熱、腹痛、便祕等,大黃可迅速瀉熱解毒,起到清熱通便的作用。
  2. 活血化瘀: 大黃亦有活血化瘀之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活命仙丹中加入大黃,可以有效改善因熱毒壅盛導致的局部瘀血,加速病竈的恢復。

「活命仙丹」方劑中含有「劉寄奴」,其原因主要有二:

一、 活血化瘀: 劉寄奴味苦性寒,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劉寄奴能有效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達到止痛消腫的效果。

二、 解毒消炎: 劉寄奴還有解毒消炎的作用,對於毒蛇咬傷、瘡瘍腫毒等,能起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與活命仙丹中其他藥物共同發揮解毒消炎功效。

總而言之,劉寄奴在活命仙丹方劑中,以其活血化瘀、解毒消炎的功效,配合其他藥物,發揮協同作用,達到治療跌打損傷、毒蛇咬傷、瘡瘍腫毒等症狀的效果。

活命仙丹方劑中包含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利水滲濕,健脾寧心: 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心、肺三經。其利水滲濕之效能,可幫助祛除體內濕氣,改善水腫、腹脹等症狀。同時,茯苓能健脾益氣,寧心安神,對於心悸、失眠等症狀也有良好的改善效果。
  2. 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 茯苓與活命仙丹方劑中其他藥材如人參、黃芪等相配伍,能起到協調藥性,增強藥效的作用。例如,茯苓可助人參補氣健脾,黃芪補氣固表,共同達到益氣固表,利水消腫的功效。

「活命仙丹」方劑中含有「麝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開竅醒神,回陽救逆: 麝香性溫,味辛,入心、脾、肝經,具有開竅醒神、回陽救逆之功效。對於昏迷、厥逆、氣虛陽脫等症狀,麝香可迅速提升陽氣,改善循環,恢復意識。
  2. 活血化瘀,止痛消腫: 麝香亦具活血化瘀之效,能促進血液循環,緩解局部組織的瘀血凝滯。對於跌打損傷、骨折等外傷,麝香可起到止痛消腫的輔助作用。

因此,活命仙丹中加入麝香,意在快速提升患者體力,改善循環,促進傷口癒合,以達到救治危急病症的目的。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活命仙丹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本方主治「癰狗咬傷」(即狂犬病),古代醫家視此為毒邪內攻、瘀熱壅滯之危急重症。狂犬毒由傷口深入血脈,上犯神明,致使狂躁、驚厥,終至臟腑衰竭。此方以「解毒逐瘀、通竅攻毒」為核心,結合蟲藥搜剔、芳香開閉之性,力圖截毒外透,防止邪毒攻心。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毒邪外逐

    • 斑蝥(陳土炒後去頭足):性猛有毒,善攻毒蝕瘡,破血逐瘀,古代用其「以毒攻毒」之力,逼狂犬毒從內外出。
    • 木鱉子(切片):苦微甘有毒,能散結消腫、通絡解毒,助斑蝥開泄毒邪。
  2. 瘀熱下行

    • 大黃、劉寄奴:大黃瀉熱通腑,劉寄奴散瘀止痛,二者協力導瘀熱從二便而出,減輕毒邪內結。
  3. 通竅醒神

    • 麝香:芳香走竄,開竅辟穢,能透達毒邪閉阻之經絡,兼防毒擾神明。
  4. 固護中焦

    • 炒米、茯苓:炒米顧護胃氣,茯苓健脾滲濕,緩和諸藥峻烈之性,避免攻伐傷正。

綜論
此方以「毒藥攻毒」為主導,斑蝥、木鱉子直挫毒勢;大黃、劉寄奴通腑逐瘀,切中狂犬病瘀熱互結之病機;麝香開閉防厥,佐以米、茯苓護胃。全方側重「瀉毒於外」,反映古代對狂犬病「急瀉毒邪」的治療思路,符合「治狂犬毒無補法」之原則(註:現代狂犬病應優先接種疫苗,此方僅為古籍記載探討)。

傳統服藥法


木鱉子3個(切片),斑蝥7個(陳土炒,去頭足),米1撮(炒),大黃5錢,劉寄奴5錢,茯苓5錢,麝香1分。
上藥各為細末,和勻。
每服3錢,黃酒調下。
服藥切忌色慾,須二月不行房,並忌發物。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癡呆智能低下

相同名稱方劑


活命仙丹, 出處:《辨證錄》卷十三。 組成:木鱉子3個(切片),斑蝥7個(陳土炒,去頭足),米1撮(炒),大黃5錢,劉寄奴5錢,茯苓5錢,麝香1分。 主治:癲狗咬傷。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