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內消方中包含黃芩,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燥濕: 黃芩味苦寒,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效,能有效抑制體內濕熱,對因濕熱內蘊而引起的各種疾病,如濕熱下注、濕熱蘊脾等,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內消方多用於治療濕熱內蘊,黃芩的清熱燥濕作用能配合其他藥物,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 解毒消腫: 黃芩具有解毒消腫的作用,能抑制炎症反應,緩解腫痛。內消方中,黃芩能與其他藥物協同作用,幫助消散腫塊,達到消腫止痛的目的。
中藥方劑[內消方]的組成中包含苦參,主要是因為苦參具有清熱燥濕、解毒的作用。苦參能夠有效地清除體內的熱毒,改善由內熱引起的症狀,如濕疹、黃疸等。在[內消方]中,苦參的添加可以增強方劑的清熱解毒效果,有助於緩解由內熱引起的問題。然而,由於苦參具有一定的燥性,使用時需注意避免引發過度燥熱的不適。
內消方中包含防己,主要原因如下:
- 清熱解毒,利水消腫: 防己性寒,味苦,入膀胱、脾經,具有清熱解毒、利水消腫之功效。內消方主治濕熱蘊結,水腫脹滿,腹痛,小便不利等症,防己可有效清除濕熱,利水消腫,減輕水腫及腹痛等症狀。
- 配合其他藥物,增強療效: 防己與內消方其他藥物如黃芩、梔子、滑石等藥物共同作用,可加強清熱利濕、消腫解毒的效果。防己的利水作用可配合黃芩、梔子的清熱解毒作用,共同達到消腫止痛的目的。
內消方中包含天花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 天花粉味甘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功效,能有效清除體內熱毒,對於因熱毒蘊結而引起的腫痛、疔瘡等症狀有良好的療效。
- 利水消腫: 天花粉亦有利水消腫的作用,能促進體內水分代謝,消除水腫,對於因濕熱內蘊或脾虛不運所致的水腫有顯著療效。
總而言之,天花粉在內消方中起到清熱解毒、利水消腫的作用,配合其他藥材,可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內消方中包含連翹,主要原因如下:
- 清熱解毒: 連翹味苦性寒,善於清熱解毒,可散結消腫。內消方多用於治療熱毒壅滯之症,如癰疽、疔瘡、乳癰等,連翹能有效清除體內熱毒,促進瘡瘍消散。
- 活血化瘀: 連翹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作用,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供血,有助於瘡瘍的癒合。內消方中的其他藥材,如當歸、赤芍等,也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與連翹相輔相成,共同發揮療效。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內消方」
組成:
苦參:味苦、性寒,歸肝、心、肺、腎經,具有清熱燥濕、殺蟲止癢、清熱涼血、清熱利尿、生津止渴、利水消腫、清熱瀉火等功效。
黃芩:性味苦、寒,歸肺、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等功效。
連翹:具有清熱瀉火、散風熱、清熱解毒、散結、排膿、利水消腫、止嘔等多種功效。
天花粉:性甘寒,歸肺、胃經,具有清熱瀉火、止咳化痰、生津止渴、利水消腫、排膿、潤燥、清熱解毒等功效。
防己:味苦、辛,性微溫,歸脾、肺、腎經。具有祛風除濕、利水消腫、散風寒、健脾胃、止咳化痰、利水滲濕、活絡止痛、破血消癥等功效。
主治功效:
痔瘡的初期發作階段。
總結:
中藥方劑「內消方」主要用於治療痔瘡的初期發作階段,具有清熱瀉火、涼血止血、消腫止痛等功效。方中諸藥合用,共奏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可有效緩解痔瘡初期發作階段的症狀,促進痔瘡的消退。
傳統服藥法
枸橘1個、川楝、秦艽、陳皮、瓜蔞、赤芍、甘草、防風、澤瀉。
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性味寒涼,體虛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內消方,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二六。 組成:海藻1斤。 主治:瘰癧,腫結。
內消方,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二七。 組成:小麥(淘淨)。 主治:風熱毒氣,結成瘰癧。
內消方, 出處:《絳囊撮要》。 組成:黃芩5錢,苦參6錢,防己5錢,天花粉5錢,連翹5錢。 主治:痔初起。
內消方, 出處:《瘍醫大全》卷七。 組成:金銀花4兩,甘草2兩,蒲公英1兩,元參5錢,當歸1兩。 主治:癰疽腫瘍。
內消方, 出處:《外科集腋》卷四。 組成:枸橘1個、川楝、秦艽、陳皮、瓜蔞、赤芍、甘草、防風、澤瀉。 主治:囊癰。
內消方, 出處:《瘍科遺編》卷下。 組成:生鐵2兩(或用舊鍋邊亦可),南星6錢(生研)。 主治:一切紅、白癰疽漫腫無頭,堅硬不散。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