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豆蔻方

肉豆蔻方

ROU DOU KOU F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9

寒性指數

0

熱/寒比例

極熱 (19.00)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33%
胃經 33%
肺經 21%
大腸經 11%
脾經
胃經
肺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肉豆蔻方以「肉荳蔻」為君藥,主要因其具有以下兩項藥理作用:

  1. 溫中散寒,行氣止痛: 肉荳蔻性溫,味辛,入脾、胃經,能溫暖脾胃,散寒止痛,對於寒凝氣滯所致的脘腹冷痛、嘔吐腹瀉等症狀,具有較好的療效。
  2. 降逆止嘔,安神定志: 肉荳蔻能降逆止嘔,對於脾胃虛寒、寒邪上逆所致的呃逆、嘔吐等症狀,亦有良好的緩解作用。同時,肉荳蔻還具有安神定志的作用,能改善心神不寧、失眠多夢等症狀。

因此,肉豆蔻方以肉豆蔻為君藥,是基於其溫中散寒、行氣止痛、降逆止嘔、安神定志等藥理作用,用於治療寒凝氣滯、脾胃虛寒所致的脘腹冷痛、嘔吐腹瀉、呃逆、心神不寧等症狀。

肉豆蔻方中加入藿香,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一、芳香化濕,理氣和中: 藿香氣味辛溫,具有芳香化濕、理氣和中的功效,可以有效改善肉豆蔻方中可能出現的濕濁內阻、氣機不暢等症狀,提高藥效。

二、協同作用: 藿香與肉豆蔻的性味相符,搭配使用能起到相輔相成的作用。藿香的芳香化濕可助肉豆蔻溫中行氣,促進藥效發揮,使治療效果更加顯著。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肉豆蔻方之傳統功效與組成分析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載於《普濟方》卷三九五,主治「小兒霍亂不止」。古代所稱「霍亂」泛指突發性上吐下瀉之症候,尤以小兒脾胃嬌嫩,易因飲食失調或外感邪氣而導致中焦氣機逆亂。此方針對小兒霍亂吐瀉不止而設,旨在溫中止瀉、調和中焦。

組成與藥物分析

1. 肉豆蔻

  • 性味歸經:辛、溫;歸脾、胃、大腸經
  • 傳統功效:溫中行氣、澀腸止瀉。
  • 在本方作用
    肉豆蔻能溫暖脾胃,收澀腸道,對於脾胃虛寒所致之泄瀉、腸滑不固有顯著效果。其辛溫之性可散寒止瀉,針對小兒霍亂之泄瀉不止尤為適宜。

2. 藿香

  • 性味歸經:辛、微溫;歸脾、胃、肺經
  • 傳統功效:芳香化濕、和中止嘔、解暑發表。
  • 在本方作用
    藿香能醒脾和胃,化濕辟穢,對濕濁內阻所致之嘔吐、腹瀉有良效。其芳香之性可升清降濁,調理中焦氣機,與肉豆蔻相配,一以降逆止嘔,一以溫中止瀉,共奏調和脾胃之功。

組成邏輯推理與治療原理

  1. 溫中與化濕並行
    本方以肉豆蔻溫中固澀為主,藿香化濕和中為輔,二者配合可針對小兒霍亂之多見病機——中焦虛寒兼濕濁內停。溫中散寒以止瀉,化濕和中以止嘔,標本兼顧。

  2. 藥簡力專
    僅兩味藥組成,體現古代小兒用藥「量輕效專」之特點。小兒臟腑嬌嫩,不耐峻藥,此方藥性溫和,劑量輕淺(肉豆蔻1分、藿香半兩),適合小兒體質。

  3. 煎服法特點
    以粗散煎煮,取其氣味俱存,便於小兒服用;「不拘時候」強調根據病情靈活用藥,顯示對急症的應變。

總結

肉豆蔻方通過溫中澀腸與化濕和中之配伍,針對小兒霍亂吐瀉之病機,體現了古代醫家對小兒脾胃病的治療智慧。其組方簡潔,藥性平和,充分考慮小兒生理特點,為臨床治療小兒消化系統急症提供了一則有效範例。

傳統服藥法


肉豆蔻1分(去殼),藿香半兩。上為粗散。
每服1錢,以水1小盞,煎至5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普濟方》卷三九五)。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霍亂細菌性食物中毒上吐下瀉

相同名稱方劑


肉豆蔻方, 出處:《聖惠》卷八十四。 組成:肉豆蔻1分(去殼),藿香半兩。 主治:小兒霍亂不止。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