茸朱丹

茸朱丹

RONG ZHU D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15

寒性指數

8

熱/寒比例

偏熱 (1.88)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32%
心經 17%
脾經 17%
肺經 17%
肝經 15%
腎經
心經
脾經
肺經
肝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茸朱丹方劑中包含鹿茸,主要原因有二:

一、補腎壯陽:鹿茸性溫,味甘鹹,入腎經,具有溫補腎陽、益精填髓之效。與硃砂等藥材配伍,可增強腎氣,改善陽痿早洩、腰膝酸軟等腎虛症狀。

二、活血通絡:鹿茸具有活血化瘀、通經絡的作用。與硃砂等藥材配合,可改善血液循環,促進氣血運行,緩解肢體麻木、疼痛等症狀。

中藥方劑「茸朱丹」中包含硃砂,是因為硃砂具有強烈的解毒和抗炎作用。硃砂能夠有效地清除體內的熱毒,對於喉部的炎症和腫脹有顯著療效。其主要作用是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特別適合用於治療由熱毒引起的喉部問題。硃砂的加入可以提升方劑的療效,促進喉部的康復。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茸朱丹】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核心病機:心氣虛弱,陰血不足,神失所養。
具體表現

  1. 心虛血少:心主血脈與神明,陰血虧虛則心失濡養,功能失調。
  2. 神誌不寧:血不養神,導致精神不安、思慮紛雜。
  3. 驚悸恍惚:血虛易生內風,加之心氣不足,輕微刺激即易驚慌,神思不明。
  4. 夜多異夢,睡卧不安:陰血不足則陽氣浮越,虛火擾動心神,睡眠淺而易驚醒,夢境紛亂。

此方針對「虛證」為本,非實熱或痰火所致之煩躁不眠,側重滋養心陰、鎮攝浮陽。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藥物配伍

  1. 鹿茸(酒蒸)

    • 性味歸經:甘溫,入腎、肝經。
    • 作用
      • 補益精血:鹿茸為血肉有情之品,峻補肝腎精血,精血足則上奉於心,改善「心虛血少」之本。
      • 溫陽益氣:通過溫補腎陽,助心陽振奮,穩定心神(「益火補土」之理)。
  2. 朱砂(水飛,蜜炒)

    • 性味歸經:甘微寒,入心經。
    • 作用
      • 鎮心安神:質重沉降,直接鎮攝浮越之心神,治標之急(驚悸、多夢)。
      • 清心除煩:微寒之性可輕清心火,防鹿茸溫燥之偏。
  3. 棗肉為丸

    • 輔助作用
      • 補脾養血:大棗甘溫,補中益氣,助鹿茸生化氣血。
      • 緩和藥性:調和朱砂之寒涼與鹿茸之溫燥。
  4. 酸棗仁煎湯送服

    • 協同增效:酸棗仁養肝血、寧心安神,與主方共奏養血安神之效。

組方思路

  1. 標本兼顧

    • 治本:鹿茸補精血,從肝腎源頭充盈心血。
    • 治標:朱砂鎮靜安神,即刻安定浮越之神誌。
  2. 動靜結合

    • 鹿茸「動」而溫通,鼓舞陽氣;朱砂「靜」而沉降,斂神歸心。二者相配,調節心神陰陽平衡。
  3. 五行相生

    • 補腎(鹿茸)→ 生肝血 → 濟心陰(「水生木,木生火」),契合「心腎相交」理論。

治療原理

透過補益精血以養心體,鎮攝浮陽以安心神,適合「虛性亢奮」之證。全方溫潤不燥,標本同治,使陰血得充,神誌自寧。

傳統服藥法


鹿茸(去毛,酒蒸)1兩, 朱砂半兩(細研,水飛,蜜炒尤佳)。
上為細末,煮棗圈肉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40丸,午前、臨臥炒酸棗仁煎湯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妄想狀態

相同名稱方劑


茸朱丹, 出處:《醫方類聚》卷一五○引《濟生續方》。 組成:鹿茸(去毛,酒蒸)1兩,朱砂半兩(細研,水飛,蜜炒尤佳)。 主治:心虛血少,神志不寧,驚悸恍惚,夜多異夢,睡卧不安。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