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頭起項膏

貼頭起項膏

TIE TOU QI XIANG GAO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8

寒性指數

6

熱/寒比例

(4.67)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5%
肝經 25%
腎經 15%
心經 15%
肺經 10%
大腸經 5%
膽經 5%
脾經
肝經
腎經
心經
肺經
大腸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貼頭起項膏」中包含烏頭,主要基於其溫經散寒止痛的功效。

烏頭性熱,具有強烈的溫經散寒作用,可以驅散寒邪,溫通經絡,對於風寒濕邪引起的頭痛、項強、肩背疼痛等症狀,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此外,烏頭還具有止痛的作用,可以緩解因寒邪入侵引起的疼痛。因此,在「貼頭起項膏」中加入烏頭,可以有效地緩解因風寒濕邪引起的頭痛、項強等症狀。

「貼頭起項膏」中加入肉桂,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溫經散寒: 肉桂性熱,味辛,入心、脾、腎經,具有溫經散寒、通痺止痛的功效。貼頭起項膏通常用於治療風寒引起的頭項疼痛、肩背痠痛等症狀,肉桂能溫通經絡,散寒止痛,緩解局部疼痛。

2. 活血化瘀: 肉桂還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對於因血瘀導致的頭項疼痛,肉桂能促進血液循環,疏通經絡,緩解瘀血,起到止痛消腫的作用。

「貼頭起項膏」方劑中使用蕓苔子,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溫通經絡,散寒止痛: 蕓苔子性溫,入肺經,具有溫通經絡、散寒止痛的功效。對於因寒邪凝滯而引起的頭項疼痛、肩頸僵硬等症狀,蕓苔子可起到溫經散寒、舒筋活絡的作用,改善局部血液循環,緩解疼痛。
  2. 消腫止痛,活血化瘀: 蕓苔子亦具消腫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對於因風寒濕邪侵襲,或跌打損傷所致的頭項部腫痛,蕓苔子可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消散瘀血,達到消腫止痛的效果。

「貼頭起項膏」中添加天南星,主要基於其祛風止痛散瘀消腫的功效。

天南星性溫,味辛,歸肺、脾經,具有散寒止痛消腫止痛之效。 頭項部的疼痛,多由風寒濕邪入侵,或氣血瘀阻所致。 天南星能驅散寒邪,化解瘀滯,對於風寒濕邪所致的頭痛、項強、頸部疼痛等症狀,具有良好的治療作用。

此外,天南星還能活血化瘀,對於因血瘀所致的頭項部疼痛,亦有一定療效。

貼頭起項膏方劑中包含蓖麻子,主要基於其消腫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

蓖麻子性溫,味辛,入肝經,具有散瘀消腫的功效。其含有蓖麻油、蓖麻鹼等成分,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改善組織營養,有助於消散炎症,緩解疼痛。

此外,蓖麻子還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能改善局部微循環,促進瘀血吸收,進而達到消腫止痛的效果。

因此,貼頭起項膏中加入蓖麻子,有助於治療風寒濕邪引起的頸項疼痛、頭部腫痛等症狀

「貼頭起項膏」方劑中含有「鉛丹」,其主要原因如下:

  1. 燥濕止癢:鉛丹性寒,味甘,具有燥濕止癢之效。對於濕熱引起的頭瘡、項部皮疹等症狀,可起到清熱燥濕、止癢消腫的作用。
  2. 殺菌止痛:鉛丹具有一定的殺菌作用,可抑制皮膚表面的細菌感染,並能起到止痛的效果,緩解頭瘡、項部皮疹帶來的疼痛不適。

然而,鉛丹屬於重金屬,具有毒性,使用需謹慎,需在專業醫師指導下使用,切勿自行配製或使用。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貼頭起項膏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小兒疳熱膽冷,頭項軟倒」,屬古代兒科常見虛損證候,多因疳積化熱、先天不足或後天失養,導致氣血虛弱、筋骨失濡,表現為頭頸無力支撐。方名「貼頭起項」即點明其外敷固頸之效,透過溫通散寒、活血強筋以改善頭項軟弱。

二、組方邏輯與功效機制

1. 溫陽散寒,通絡強筋

  • 川烏末、肉桂末
    川烏辛熱,散寒逐濕、通痹止痛;肉桂溫補命門,助陽化氣。二者合用,針對「膽冷」(陽氣虛寒),溫通經脈以提振頸項筋骨。
  • 大蒜
    煨熟後辛溫走竄,助藥透皮,兼散寒邪,為外敷方常見引經藥。

2. 化痰散結,活血行滯

  • 天南星
    燥濕化痰、散結消腫,善治風痰阻絡之肢體軟弱。
  • 蓖麻子、芸苔子(油菜籽)
    蓖麻子通絡拔毒,芸苔子行氣活血,二者均具「透竄」特性,助藥力深入肌腠,改善氣血瘀滯。

3. 收斂固澀,引藥入經

  • 黃丹(炒)
    炒後毒性減,具收斂之性,能固定藥膏於患處,輔助諸藥持續發揮作用。
  • 米醋調和
    醋性酸收,可軟堅散結、促進藥物滲透,增強局部吸收。

三、治療原理推論

此方以外敷溫通為主,針對「疳熱膽冷」之病機,推測其作用途徑如下:

  1. 溫陽驅寒:川烏、肉桂改善陽虛寒凝,使頸項得溫而強健。
  2. 化痰活血:天南星、蓖麻子化解痰濕瘀阻,促進局部氣血運行。
  3. 外治引經:大蒜、米醋為媒介,引藥直達病所,激發經絡反應。

全方通過局部刺激與藥性滲透,調節氣血、提振筋骨,契合中醫「外治內效」之理。

傳統服藥法


川烏末1錢,肉桂末1錢,芸苔子1錢,天南星1錢,蓖麻子1錢,黃丹(炒)1錢匕。
上用大蒜一頭,煨熟去皮,乳鉢內研,和藥細。
每用1錢,入米醋和勻。貼項上1日許。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有毒,慎用。
  • 孕婦、哺乳期婦女慎用。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麻疹

相同名稱方劑


貼頭起項膏, 出處:《幼幼新書》卷二十六引《吉氏家傳》。 組成:川烏末1錢,肉桂末1錢,芸苔子1錢,天南星1錢,蓖麻子1錢,黃丹(炒)1錢匕。 主治:小兒疳熱膽冷,頭項軟倒。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