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軟堅散中包含天南星,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消痰散結:天南星性溫,味辛,入肺、脾經,具有消痰散結、祛風止痙的功效。其辛散之性可以化解痰濁,溫熱之性可以溫化寒痰,有助於軟堅散化結,改善因痰凝氣滯導致的腫塊。
- 通絡止痛:天南星還具有一定的通絡止痛作用,可以舒筋活絡,改善局部血液循環,緩解因腫塊壓迫引起的疼痛。
總而言之,天南星在軟堅散中起到消痰散結、通絡止痛的作用,是該方劑中不可或缺的藥材。
「軟堅散」方劑中含有山藥,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健脾益氣:山藥性平味甘,具有健脾益氣的功效。軟堅散多用於治療痰核、瘰癧等疾病,這些病症往往與脾胃虛弱相關,而山藥能補脾益氣,為治療提供良好的基礎。
- 補腎填精:山藥同時具有補腎填精的作用。腎虛則易生痰,而痰瘀積聚容易形成堅硬的腫塊。山藥補腎填精,能從根本上改善痰瘀積聚的體質,輔助軟堅散達到化痰軟堅的目的。
軟堅散中包含昆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軟堅散結:昆布性寒滑,入肝、腎經,具有軟堅散結、消痰利水的功效。對於由痰凝血瘀所致的腫塊、結節等症狀,昆布能有效化解痰瘀,使其軟化消散。
- 通利水道:昆布富含海藻酸,能吸收體內多餘的水分,並促進其排出,達到利水消腫的作用。對於一些因水濕停滯導致的腫塊,昆布能有效通利水道,減輕腫脹。
因此,昆布在軟堅散中起到軟堅散結、消痰利水的重要作用,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達到治療目的。
軟堅散中加入海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軟堅散結: 海藻性寒,味鹹,入肝、腎經,具有軟堅散結、消痰利水之效。其富含藻膠酸等成分,能有效軟化腫塊、化痰消積,與方中其他藥材如昆布、牡蠣等相輔相成,共同發揮消散結塊的作用。
- 化痰利水: 海藻亦能化痰利水,有助於消除水腫,減輕組織器官的壓力,配合方中其他藥材如半夏、茯苓等,共同達到化痰利水、消腫止痛的效果。
總之,海藻在軟堅散中起着軟堅散結、化痰利水的雙重作用,有助於改善各種結塊、水腫等病症。
軟堅散中加入川貝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一、軟堅散結:川貝母性寒,入肺經,具有清熱潤肺、化痰止咳、軟堅散結之功效。對於由痰濁、瘀血阻滯所引起的腫塊、硬結,川貝母能有效疏通經絡,散結消腫。
二、清熱解毒:軟堅散主要針對熱毒蘊結所致的腫痛,川貝母清熱解毒之性,可以配合其他藥物,共同清除熱毒,緩解腫痛,促進病竈癒合。
因此,川貝母在軟堅散中發揮著軟堅散結、清熱解毒的雙重作用,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藥材。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軟堅散主治「瘰癧」,即頸部或腋下淋巴結結核,中醫認為多因痰火凝結、氣滯血瘀所致。此方以外敷為主,通過軟堅散結、清熱化痰、消腫止痛,促使腫塊消散。
組成與邏輯推理
海石、昆布、海藻
- 海石(浮海石):鹹寒,化痰軟堅,清肺火,善消痰火結聚。
- 昆布、海藻:皆鹹寒,專攻軟堅散結,為治瘰癧要藥,《神農本草經》載其能「破散結氣」。
- 共同作用:三藥皆含礦物質(如碘),能直接作用於痰核,促其溶解。
黑梔(炒)、土貝母
- 黑梔(炒):苦寒清熱涼血,炒後減其寒性,兼能散瘀,助消痰火鬱結。
- 土貝母:苦微寒,解毒散結,《本草綱目拾遺》言其「專治痰核瘰癧」。
- 共同作用:清熱解毒,防止痰火鬱久化熱成毒。
南星、山藥(炒)
- 南星(天南星):辛溫燥烈,外用能化痰散結消腫,助攻破痰核。
- 山藥(炒):甘平,健脾益氣,炒後增強收澀性,調和諸藥峻烈之性,防刺激皮膚。
- 共同作用:南星主攻,山藥輔助調和,避免藥性過於峻猛。
生香附(成人痰核加減)
- 辛香行氣,氣行則痰消,針對痰核因氣滯者加強療效。
雞蛋清調敷
- 雞蛋清清涼潤滑,既可黏附藥粉,又能緩解局部炎症,保護皮膚。
治療原理
- 軟堅散結:海石、昆布、海藻直攻痰核,軟化堅結。
- 清熱化痰:黑梔、土貝母清解痰火,防止熱毒熾盛。
- 燥濕行氣:南星燥濕痰,香附行氣滯,標本兼治。
- 調和藥性:山藥、雞蛋清中和峻藥,兼顧外用安全性。
此方組合體現「鹹能軟堅,苦能泄熱,辛能散結」的中醫理論,集中外治瘰癧之核心病機。
傳統服藥法
海石1兩,黑梔(炒)1兩,南星1兩,山藥(炒)1兩,昆布(焙)5錢,海藻(焙)5錢,土貝母1兩。
如大人生痰核,可加生香附1兩。
上為細末。
以雞蛋清調敷。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孕婦慎用。
- 本方有毒,使用時應遵醫囑。
相關疾病
酒渣癬皮膚顏色發黃皮膚瘢痕血灌瞳神視物變形結喉兩側部位的粗腫
相同名稱方劑
軟堅散, 出處:《同夀錄》卷末。 組成:海石1兩,黑梔(炒)1兩,南星1兩,山藥(炒)1兩,崑布(焙)5錢,海藻(焙)5錢,土貝母1兩。 主治:瘰癧。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