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葵丸

TIAN KUI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8

寒性指數

22

熱/寒比例

(0.36)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19%
胃經 19%
腎經 18%
肝經 18%
脾經 12%
心經 6%
三焦經 6%
肺經
胃經
腎經
肝經
脾經
心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天葵丸方劑中包含紫背天葵草,主要原因有二:

  1. 性味歸經相合: 紫背天葵草性寒,味甘苦,入肝、脾經,具有涼血止血、清熱解毒、利濕消腫之效。與天葵丸中其他藥材如生地黃、丹皮等,在性味、歸經上相輔相成,共同發揮清熱涼血、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
  2. 主治病症相符: 天葵丸主要用於治療婦科疾病,如月經不調、痛經、崩漏等。紫背天葵草具有涼血止血、活血化瘀的功效,對於治療上述疾病具有較好的臨牀療效,能夠有效緩解患者的症狀,促進疾病康復。

中藥方劑[天葵丸]的組成中包含[海藻],因為海藻具有軟堅消腫、清熱解毒的作用。在中醫中,海藻常用於治療結節性腫塊、淋巴腺腫大等問題。它能夠有效軟化結節,消除腫脹,對於相關病症有顯著療效。在[天葵丸]中,海藻的加入可以提升方劑的消腫解毒效果,改善病症。

天葵丸方劑中加入昆布,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軟堅散結:昆布性寒,味鹹,具有軟堅散結的功效,可化痰消腫,對於因痰濕凝結所致的症狀,如乳房腫塊、甲狀腺腫大等,有輔助治療作用。
  2. 利水消腫:昆布具有利水消腫的功效,能促進體內水分代謝,對於水腫、腹水等症狀,有一定緩解作用。

因此,在治療婦科疾病如月經不調、乳房腫塊等症狀時,天葵丸加入昆布,可發揮軟堅散結、利水消腫的功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天葵丸方中加入川貝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潤肺止咳: 川貝母性寒味甘,入肺經,具有清熱潤肺、化痰止咳的功效。天葵丸主要用於治療女性月經不調、痛經等症,而這些症狀往往伴隨有肺熱咳嗽,川貝母可以緩解咳嗽症狀,改善整體療效。
  2. 疏散寒凝: 川貝母還能疏散寒凝,利氣止痛。有些女性痛經的原因是寒凝血瘀,川貝母可以幫助疏通經絡,緩解疼痛。

因此,天葵丸中加入川貝母,既能潤肺止咳,又能疏散寒凝,協同其他藥材,達到治療女性月經不調、痛經等症的目的。

天葵丸方劑中加入桔梗,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一、疏散風寒,宣肺止咳: 桔梗味辛,性平,入肺經,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止咳的功效。若患者肺氣鬱閉,痰濁壅肺,可與其他藥物合用,共同疏散風寒,宣肺止咳,改善呼吸道症狀。

二、利氣消腫,通絡止痛: 桔梗具有利氣消腫、通絡止痛的功效。若患者因氣滯血瘀,導致局部腫痛,桔梗可幫助氣血流通,消散瘀滯,緩解疼痛。

因此,天葵丸方劑中加入桔梗,可起到疏散風寒、宣肺止咳,以及利氣消腫、通絡止痛的功效,配合其他藥物,共同達到治療目的。

中藥方劑[天葵丸]的組成中包含[海螵蛸],因為海螵蛸具有軟堅散結、清熱解毒的作用。在中醫中,海螵蛸常用於治療各類腫塊、結節,特別是由熱毒引起的腫脹問題。它能夠有效改善腫塊和結節,促進健康。在[天葵丸]中,海螵蛸的加入可以增強方劑的消腫解毒效果,提升療效。

主治功效


天葵丸方劑功效分析

天葵丸,據《本草綱目拾遺》及《本草正義》記載,為治療瘰癧之方劑。其組成藥物包括:紫背天葵、海藻、昆布、川貝母、桔梗、海螵蛸,藥物配伍精妙,標本兼治,療效顯著。以下就其治療原理作深入分析:

一、 藥物功效及配伍機理:

天葵丸的組成藥物,其功效主要圍繞著「清熱解毒」、「軟堅散結」、「化痰消腫」三個方面展開。

  • 紫背天葵: 為方中君藥,清熱解毒,消腫散結之效力最強,直接作用於瘰癧病竈,為治療瘰癧的根本。古籍記載其與鯽魚同用,外敷可迅速消散腫塊,足見其消腫散結之效。

  • 海藻、昆布: 皆為軟堅散結、利水消腫之品,二藥合用,功效相輔相成,增強了軟堅散結的力度。瘰癧多因痰濁凝結,氣血瘀滯所致,海藻、昆布能有效化解痰瘀,促進病竈消散。

  • 川貝母: 清熱潤肺,化痰止咳。瘰癧的形成,往往與肺絡相關,肺絡受邪,痰濁壅滯,則易形成瘰癧。貝母入肺經,能有效清肺化痰,避免痰濁繼續積聚,從而減輕病情。

  • 桔梗: 宣肺祛痰,利咽排膿,為方中佐藥,其功效在於引導藥力到達病竈,並促進膿液排出。桔梗能宣通肺氣,使藥物更有效地作用於肺絡及病竈,並有助於膿液的排出,避免病情遷延。 張山雷在《本草正義》中提到桔梗「開泄氣分鬱結」,此處的「鬱結」正指瘰癧病竈處的氣血瘀滯。

  • 海螵蛸: 固精止帶,收斂止血,為方中使藥,主要起到收斂的作用,防止潰瘍擴大,促進創面癒合。

二、 治療原理:

天葵丸治療瘰癧的原理,是通過多種藥物協同作用,達到清熱解毒、軟堅散結、化痰消腫的目的。方中君藥紫背天葵直達病竈,消腫散結;佐藥桔梗引藥上行,宣通肺氣;臣藥海藻、昆布軟堅散結,化痰利水;使藥海螵蛸收斂止血;貝母清肺化痰,防止痰濁內阻。諸藥合用,標本兼治,從而達到治療瘰癧的目的。 藥物功效層層遞進,相輔相成,最終達到徹底清除病竈,恢復機體平衡的效果。

三、 小結:

天葵丸方劑組成合理,藥物配伍精妙,充分體現了中醫辨證論治的思想,針對瘰癧病症的病機,選擇了清熱解毒、軟堅散結、化痰消腫的藥物,通過多種藥物協同作用,達到治療的目的。其治療原理,不僅在於直接消散病竈,更在於調理臟腑,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體現了中醫整體觀的優勢。

傳統服藥法


紫背天葵1.5兩,海藻1兩,海帶1兩,昆布1兩,貝母1兩,桔梗1兩,海螵蛸5錢。
上為細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70丸,食後溫酒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天葵丸性寒,脾胃虛寒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天葵丸, 出處:《古今醫鑑》卷十五引黃賓江方。 組成:紫背天葵1兩半,海藻1兩,海帶1兩,崑布1兩,貝母1兩,桔梗1兩,海螵蛸5錢。 主治:瘰癧。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