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龍鹽膏
LONG YAN GAO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聖濟總錄》卷一一三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熱/寒比例
偏寒 (0.53)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龍鹽膏中加入冰片,主要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冰片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可有效緩解因外傷、炎症等引起的紅腫、疼痛等症狀。龍鹽膏常用於治療外傷、燒燙傷、皮膚感染等,冰片的加入可增強其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效果。
- 芳香開竅,涼爽止癢: 冰片氣味芳香,具有開竅通絡的作用,可以緩解因炎症、疼痛引起的局部麻木、刺痛等不適。同時,冰片還具有涼爽止癢的功效,可以減輕因皮膚感染、蚊蟲叮咬等引起的瘙癢症狀。
總體而言,冰片的加入使龍鹽膏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芳香開竅、涼爽止癢等功效,增強了其治療外傷、燒燙傷、皮膚感染等疾病的療效。
龍鹽膏中包含硼砂,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項特性:
- 清熱解毒: 硼砂性寒,味甘鹹,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效。龍鹽膏常用於治療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牙齦腫痛等症狀,硼砂的清熱解毒功效可有效緩解這些炎症反應。
- 收斂生肌: 硼砂也具有一定收斂生肌的作用,能促進傷口癒合。龍鹽膏中常與其他藥材搭配使用,共同發揮收斂生肌的作用,加速傷口修復。
龍鹽膏中添加芒硝,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瀉火、消腫止痛:芒硝性寒,味苦鹹,入肝、胃、大腸經,具有清熱瀉火、消腫止痛之效。對於因熱毒壅盛所致的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牙齦腫痛等症狀,芒硝能有效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 引藥入絡:芒硝性滑,可引藥入絡,促進藥物深入病竈,增強療效。在龍鹽膏中,芒硝可以協助其他藥材發揮其效力,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龍鹽膏方劑中包含硇砂,主要基於其強烈的腐蝕性與殺菌作用。
硇砂,又稱芒硝,為硫酸鈉的俗稱,具有吸水性、腐蝕性與殺菌作用。在龍鹽膏中,硇砂可吸附膿液、消腫止痛,同時其腐蝕性可清除壞死組織,促進傷口癒合。
此外,硇砂亦可抑制細菌生長,防止傷口感染。但硇砂使用需謹慎,其腐蝕性強,需嚴格控制劑量,避免造成皮膚灼傷或其他不良反應。
龍鹽膏方劑中加入蕤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明目: 蕤仁味甘性寒,具有清熱除煩、明目退翳之效。龍鹽膏常用於治療目赤腫痛、視物昏花等眼疾,而蕤仁的清熱明目之功,可配合其他藥物共同達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明目退翳的功效,改善眼部病症。
- 滋陰潤燥: 蕤仁亦能滋陰潤燥,對於因燥熱引起的目赤、眼乾等症狀,具有緩解和改善作用。龍鹽膏中往往加入滋陰潤燥的藥物,與蕤仁相輔相成,共同達到滋陰清熱、潤燥明目的效果,達到標本兼治。
龍鹽膏中加入杏仁,主要基於其潤肺止咳、清熱化痰的功效。
杏仁性味甘苦、平,歸肺經,具備宣肺降氣、止咳平喘的作用。對於因肺熱燥咳、痰稠難咯的症狀,杏仁能清熱化痰,潤肺止咳,有效緩解咳嗽症狀。
此外,杏仁還含有豐富的脂肪酸和維生素E,有助於改善呼吸道黏膜的健康,進一步增強止咳化痰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此方劑「龍鹽膏」之傳統古代功效主治為「沙土入眼,痛不可忍,腫赤者」,用以治療異物入眼(如沙塵)導致眼部劇痛、紅腫不適之症。此症屬外因所致急性眼疾,以局部刺激症狀為主,古代歸於「外障」範疇。
組成分析與治療原理
龍腦(冰片):
性辛涼,善走竄開竅,能清熱散火、消腫止痛。其揮發性質可快速滲透目竅,緩解局部充血熱痛。鹽:
鹹寒軟堅,具清熱解毒之效。外用可收斂消腫,抑制局部炎症,古代亦取其滲透之性助藥力深入。硼砂(蓬砂)、馬牙消(芒硝)、硇砂:
- 硼砂清熱解毒、腐蝕異物,傳統用於清除目翳及黏附之雜質。
- 芒硝與硇砂均具軟堅散結之功,能溶解異物、減輕局部水腫。硇砂更擅「消積破瘀」,助去除眼部瘀滯。
蕤仁、杏仁:
- 蕤仁為眼科要藥,潤燥祛風,緩解目赤癢痛。
- 杏仁富含油脂,可潤澤目胞、減輕摩擦不適,其「去皮尖」製法旨在降低毒性。
配伍邏輯與方義
全方以「解毒消腫、軟堅散結、潤燥止痛」為核心:
- 清熱滲透:冰片配伍鹽、硼砂,加速藥效穿透目竅,清除異物及熱毒。
- 溶解異物:芒硝、硇砂軟化沙土黏附,減輕物理刺激。
- 潤護眼絡:蕤仁、杏仁調和諸藥峻性,防止燥烈傷陰。
- 蜜調外用:生蜜緩和藥性,保持膏體黏附性,延長藥效停留。
此方體現「急症外治」思路,針對異物入眼之「實邪滯絡」,通過局部滲透與化學溶解(軟堅)雙重作用,達到快速緩解症狀之效,符合傳統眼科「去翳退赤」之治療原則。
傳統服藥法
鹽1分,龍腦1分,蓬砂(研)1分,馬牙消(研)1分,硇砂(研,飛過)1分,蕤仁1分,杏仁(去皮尖雙仁)2-7枚。
上為細禾,再同研勻,以生蜜和,稀稠得所,新瓷合盛。
用竹箸臥點眼。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性味辛涼,有清熱解毒之功,但不宜久服,以免傷陰。
相同名稱方劑
龍鹽膏,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一三。 組成:鹽1分,龍腦1分,蓬砂(研)1分,馬牙消(研)1分,硇砂(研,飛過)1分,蕤仁1分,杏仁(去皮尖雙仁)2-7枚。 主治:沙土入眼,痛不可忍,腫赤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