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正膏
WAI ZHENG GAO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聖濟總錄》卷一二七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21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0%
胃經 20%
肝經 20%
大腸經 20%
肺經 20%
脾經
胃經
肝經
大腸經
肺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24
方劑組成解釋
外正膏中加入皁莢,主要基於其消腫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皁莢味苦、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可有效治療因外傷、跌打損傷引起的腫痛、瘀血等症狀。此外,皁莢還具有潤腸通便的作用,可幫助排出體內毒素,促進傷口癒合。
因此,外正膏中加入皁莢,不僅能減輕外傷部位的疼痛和腫脹,還能促進血液循環,加速傷口修復,達到消腫止痛、活血化瘀的治療效果。
外正膏中包含木鱉子,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消腫止痛: 木鱉子味苦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可有效治療外傷引起的紅腫熱痛、瘀血腫痛等症狀。外正膏多用於治療跌打損傷、骨折、瘡瘍腫毒等,木鱉子的消腫止痛作用正好能配合其他藥材,達到治療效果。
- 活血化瘀: 木鱉子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能促進血液循環,加速淤血消散,有助於傷口癒合。外傷後常伴隨瘀血積聚,木鱉子的活血化瘀作用有助於消散瘀血,促進組織修復。
主治功效
外正膏
中藥方劑「外正膏」,主要成分是皁莢和木鱉子,皁莢和木鱉子均為傳統中藥,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等功效,常被用於治療肛門直腸疾病,外科局部化膿性感染性疾病,如鼠瘻。
皁莢
- 味苦、性溫,歸肺、大腸經,具溫化寒痰、祛風除濕、止咳化痰、殺蟲驅蟲之功。
- 主要成分為皁角甙、莢苷,具有溫熱身體、抗炎、鎮痛、抗菌、殺蟲等作用。
木鱉子
- 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解毒、利水滲濕、化腐生肌、利水消腫等功效。
- 能清熱解毒、止痢殺蟲、消腫止痛,治療各種熱症、痢疾、痔漏、瘡瘍、腫毒等症。
- 能利水滲濕、增強腎臟的利尿功能,促進水液排出體外,治療水腫、小便不利、尿路結石等症。
- 能化腐生肌、抗菌消炎、促進組織生長,治療瘡瘍、腫毒、褥瘡等化膿性皮膚病。
- 能利水消腫、促進體內水液代謝,排出體內多餘的水分,治療水腫、小便不利、風濕痺痛、跌打損傷等症。
主治功效
鼠瘻:鼠瘻是一種肛門直腸疾病,是指肛門直腸周圍的皮膚瘻口,和肛門直腸瘻管相通,常伴有膿液流出。該病多發於中老年人,男性多於女性。症狀包括肛門周圍疼痛、腫脹、瘙癢、潮濕、膿液流出等。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導致肛門狹窄、肛門失禁等嚴重併發症。
總結
外正膏中皁莢和木鱉子共同作用,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等功效,可有效治療鼠瘻。該方劑具有良好的臨牀療效,但具體用藥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傳統服藥法
死貓兒骨1片(長3寸,酒和醋炙),皂莢(去皮子,醋炙)1梃,木鱉子(去殼,生用)2-7枚,重粉半錢匕(研)。
上為末。每服3錢匕,用米醋熬成膏。
敷之。如1兩日未效,即服2錢匕,用溫酒調下。服畢衣被蓋,出汗即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外正膏,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二七。 組成:死貓兒骨1片(長3寸,酒和醋炙),皂莢(去皮子,醋炙)1梃,木鱉子(去殼,生用)2-7枚,重粉半錢匕(研)。 主治:鼠瘻。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