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舌圍藥

完舌圍藥

WAN SHE WEI YAO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瘡瘍經驗全書》卷一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41

寒性指數

0

熱/寒比例

極熱 (41.00)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50%
胃經 50%
肺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完舌圍藥」方劑中包含芥子,主要由於芥子具有以下特性:

  1. 開竅醒神:芥子辛溫,入肺經,具有開竅醒神之效,可用於治療痰迷心竅、神志不清等症狀,而完舌圍藥的病症多伴隨神志不清,因此加入芥子有助於改善患者神志。
  2. 散寒止痛:芥子亦能散寒止痛,對於完舌圍藥的病症中伴隨的寒邪凝滯、肢體疼痛等症狀,芥子可起到散寒止痛的作用。

總之,芥子在「完舌圍藥」方劑中起到了開竅醒神、散寒止痛的作用,有助於改善患者的神志和肢體疼痛等症狀。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完舌圍藥方劑分析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本方主治「舌縮不能言」,即舌體緊縮、僵硬,導致言語困難或失語之證。此類症狀多與風寒閉阻經絡、痰濕壅滯,或氣血運行不暢有關。古代醫家認為,舌為心之苗,且與肝、脾經絡相連,若外邪侵襲或內生痰瘀阻滯,可能導致舌體拘急收縮。

組成與邏輯推理

  1. 芥菜子(白芥子或黄芥子):

    • 性味功效:辛、溫,歸肺、胃經。傳統用於溫肺化痰、利氣散結、通絡止痛。
    • 外用機理
      • 辛溫宣散:芥菜子辛烈走竄,能透達皮腠,促進局部氣血流通,驅散風寒濕邪。
      • 刺激引赤:外用時(尤其與醋調和),可刺激皮膚發紅發熱,引邪外泄,類似「灸法」的效果,間接疏通經絡,緩解舌體拘攣。
      • 化痰通絡:若舌縮因痰濕阻絡,芥菜子之化痰作用可助開閉解結。
  2. 醋調敷頸項下

    • 醋之特性:酸收斂散,能增強芥菜子滲透之力,助藥性深入經絡。
    • 頸項部位:此處為陽明、少陽經所過,且近咽喉舌本,敷藥可能通過經絡傳導,上達舌部,調解氣機。

治療原理綜論

本方以「外治內效」為核心,通過刺激頸項部經絡(如督脈、陽明經),間接影響舌體功能:

  • 溫通解凝:芥菜子之辛溫配合醋的滲透,可驅散寒濕痰瘀,解除舌體肌肉之攣急。
  • 引邪外達:局部發熱作用可能「引氣上行」,促使氣血榮潤舌本,恢復其柔軟靈活。

適用情境推測

此方可能用於:

  1. 風寒或痰濕阻絡所致的急性舌僵(如中風閉證初期)。
  2. 外感後寒邪直中,舌絡不暢之失語。
  3. 氣滯血瘀或寒凝導致局部經脈拘急。

唯須注意,此為古代外治法,若舌縮屬內傷重證(如熱閉心包或陰虛風動),可能需配合內服藥。

現代理解延伸

從神經反射角度,頸項皮膚刺激可能通過迷走神經等途徑,調節咽喉舌肌的張力,或改善局部循環,緩解功能障礙。然具體機轉仍待進一步驗證。

傳統服藥法


芥菜子。
上為末。
以醋調敷頸項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完舌圍藥, 出處:《瘡瘍經驗全書》卷一。 組成:芥菜子。 主治:舌縮不能言。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