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玄劍散中包含皁莢,主要源於其消積化滯、行氣止痛之功效。
皁莢味苦、辛,性寒,入脾、胃經,具有消食積、化癥瘕、行氣止痛的功效。其皁苷成分能促進消化液分泌,有助於消解積滯,而其辛散之性則有助於行氣止痛,緩解腹痛、腹脹等症狀。
因此,玄劍散中加入皁莢,旨在增強方劑消積化滯、行氣止痛的作用,以達到治療脾胃積滯、腹痛腹脹等症狀的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玄劍散】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本方主治「大便後結,服緊轉藥不通者」,即指患者大便燥結於肛門附近(後結),即便服用峻下通便藥(如大黃、芒硝等「緊轉藥」)仍無法排出。此證多因燥糞過硬,或氣滯、血虛導致腸道傳導無力,糞便滯留直腸,需局部刺激促進排出。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單藥組成:皂角(炙黃)
- 藥性:辛鹹溫,具強烈走竄之性,歸肺、大腸經。
- 炮製:炙黃可緩和其峻烈之性,兼保留辛溫開竅、滌痰通滯之效。
- 外用機理:
- 物理刺激:皂角細末質地粗糙,經蔥白蘸取後直接接觸肛門黏膜,透過機械摩擦刺激腸壁,引發排便反射。
- 辛溫宣通:其辛散之力能「開竅透達」,促使氣血運行,鬆解局部氣滯,緩解燥糞與腸道的黏滯狀態。
- 滌痰消結:古醫籍認為皂角能「通關利竅」,對痰濕或燥熱壅塞之實結有化散作用。
輔助用法:蔥白蘸藥
- 蔥白辛溫通陽,外用可助皂角藥性滲透,加強局部氣血流通,協同刺激腸道蠕動。
給藥途徑:肛內直接作用
- 傳統「吹藥法」(將藥末吹入肛內)或「蔥蘸法」均屬直腸給藥,避開脾胃吸收,直接作用於病所,對頑固性便秘(如熱結、氣滯型)有即效。
三、綜合理性推導
此方設計針對「後結」之急症,以皂角為核心,利用其外用的物理與藥理雙重作用:
- 物理層面:通過局部刺激促進直腸收縮,軟化燥糞。
- 藥理層面:辛溫藥性疏通氣血、開泄竅道,輔以蔥白增強穿透力,迅速緩解滯塞。
此方體現中醫「通因通用」思維,以峻藥外用避內傷正氣,適合實證便秘之標急處理。
傳統服藥法
皂角(大者,去皮子,炙黃)。
上為細末。
蔥蘸紅肛內。立通。或吹亦得。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玄劍散, 出處:《施圓端效方》引張君玉方(見《醫方類聚》卷一三六)。 組成:皂角(大者,去皮子,炙黃)。 主治:大便後結,服緊轉藥不通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