斂疳丹

斂疳丹

LIAN GAN D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青囊秘傳》

熱性指數

7

寒性指數

5

熱/寒比例

偏熱 (1.40)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16%
心經 16%
肝經 16%
脾經 13%
大腸經 9%
小腸經 6%
膀胱經 6%
胃經 6%
肺經 6%
腎經
心經
肝經
脾經
大腸經
小腸經
膀胱經
胃經
肺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斂疳丹方劑中包含龍骨,主要是因為龍骨具有以下作用:

  1. 收斂固澀: 龍骨味甘鹹,性微寒,入腎經,具有收斂止瀉、固澀止汗之效。針對小兒疳積症的腹瀉、盜汗等症狀,龍骨能有效收斂腸胃,減少滲出,達到止瀉止汗的效果。
  2. 鎮驚安神: 龍骨亦有鎮驚安神之效,能平息因疳積引起的驚悸不安、夜啼不眠等症狀。

因此,龍骨在斂疳丹中發揮著收斂固澀、鎮驚安神的重要作用,有助於改善小兒疳積症的各種症狀。

斂疳丹中加入雞內金,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健脾消食: 雞內金為雞的胃,性味甘平,具有健脾消食、消積化滯的功效。疳症多因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積滯內停而致。雞內金能增強脾胃消化功能,促進積滯的消散,從而改善疳症的症狀。

2. 收斂止瀉: 雞內金亦具有一定的收斂作用,可緩解疳症常見的腹瀉症狀。對於脾虛泄瀉,或因積滯內停引起的腹瀉,雞內金能起到收斂止瀉的作用,幫助恢復腸胃功能。

斂疳丹方劑中加入冰片,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冰片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效,可有效抑制因疳積引起的發熱、紅腫、疼痛等症狀。
  2. 開竅醒神,安神定驚: 冰片具有芳香開竅之效,可使神志清醒,同時亦能安神定驚,緩解因疳積導致的煩躁不安、夜啼驚厥等症狀。

總之,冰片在斂疳丹方劑中起着清熱解毒、消腫止痛、開竅醒神的作用,有助於緩解疳積所致的多種症狀。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斂疳丹傳統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載於古籍,主治「走馬牙疳,腐肉不脫」。走馬牙疳為急重口腔潰瘍病症,多因熱毒熾盛、腐蝕肌肉,特徵為潰爛迅速、腐敗惡臭,甚則穿腮落齒。此方以「斂疳」為名,強調收斂瘡面、祛腐生肌之效,針對腐肉不脫、瘡口難癒之證。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真西黃(牛黃):清熱解毒,傳統用於熱毒壅盛之症。其性涼,能解疳瘡火毒,防止熱邪深入。
  2. 血珀(琥珀):活血散瘀,兼能鎮驚安神。口腔腐肉多伴氣滯血瘀,琥珀助通瘀滯,輔助生肌。
  3. 大濂珠(珍珠):生肌斂瘡要藥,直接促進潰瘍癒合,修復黏膜,對「腐肉不脫」有直接收斂作用。
  4. 青龍骨(龍骨):收澀固脫,鎮靜安神。此處取其「斂瘡」之性,固攝瘡面滲液,減緩潰爛。
  5. 雞內金:消積化腐,古籍載其能治口腔潰瘍。可能通過消化積滯間接減輕腐敗穢濁之氣。
  6. 梅片(冰片):辛涼走竄,清熱止痛。外用可透達瘡面深層,引藥直達病所,緩解疼痛。

整體配伍邏輯

  • 清解與收斂並行:牛黃、冰片清熱解毒以治本,珍珠、龍骨收斂生肌以治標。
  • 祛腐與生新兼顧:雞內金助化腐,珍珠、琥珀助生肌,形成「祛腐→活血→生肌」鏈條。
  • 局部與全身調節:牛黃、琥珀調解內在熱毒,龍骨鎮靜,冰片局部作用,層次分明。

此方體現中醫「去腐生肌」核心思想,針對急症熱毒與慢性潰瘍並存的複雜病機,通過礦物藥與動物藥的協同,達到速效與長效結合之目的。

傳統服藥法


真西黃1錢,血珀2錢,大濂珠1錢,青龍骨3錢,雞內金1錢,梅片8分。
生肌。
上研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收斂止血的作用,因此孕婦、哺乳期婦女、小兒慎用。

相關疾病


牙齦腫脹痛牙齦潰爛

相同名稱方劑


斂疳丹, 出處:《青囊秘傳》。 組成:真西黃1錢,血珀2錢,大濂珠1錢,青龍骨3錢,雞內金1錢,梅片8分。 主治:生肌。主治:走馬牙疳,腐肉不脫。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