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收癢丹方劑中含有龍骨,其主要原因在於龍骨具有鎮靜止癢之效。龍骨味甘鹹,性平,入心、腎經,具有鎮驚安神、收斂止汗、固澀止癢的功效。
在收癢丹中,龍骨主要用於止癢止痛,並可安定神經,減少因瘙癢引起的抓撓行為,有助於緩解皮膚病的症狀。同時,龍骨還可以收斂汗液,減少汗液分泌,進一步減輕瘙癢感。
收癢丹方劑中包含皁刺,主要源於其止癢功效。皁刺,又稱皁角刺,性味辛溫,歸肺、胃經,具有祛風止癢、活血消腫的功效。其皁苷成分能有效抑制皮膚瘙癢,並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營養,從而緩解各種原因引起的皮膚瘙癢症狀。此外,皁刺還具有一定的抗菌消炎作用,能有效預防皮膚感染,進一步促進瘙癢部位的修復。
收癢丹方劑中包含冰片,主要原因有二:
- 清熱止癢: 冰片性涼,具有清熱解毒、止痛止癢的功效,對於因熱毒引起的皮膚瘙癢症狀有顯著療效。
- 消腫止痛: 冰片能促進血液循環,消腫止痛,對於因炎症引起的皮膚紅腫、疼痛等症狀,也有緩解作用。
因此,冰片在收癢丹方劑中,起到清熱止癢、消腫止痛的作用,是治療皮膚瘙癢症的重要藥物。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收癢丹」主治功效分析
治療病症
根據古文記載,「收癢丹」主要用於治療因腎肝之火上炎至耳部,導致耳中奇癢難耐的症狀。患者會感到耳內極度瘙癢,甚至需要用尖銳物體搔抓才能稍作緩解,嚴重者甚至有「癢極欲死」之感。
治療原理分析
從方劑組成來看,「收癢丹」的治療原理主要基於以下幾個方面:
龍骨:鎮靜安神、滋陰降火。龍骨具有重鎮安神的作用,能夠抑制因肝腎之火上炎導致的煩躁不安。同時,其滋陰降火的特性有助於平息上炎的虛火。
皁刺:消炎止痛、殺菌抗感染。皁刺具有消炎止痛的功效,可以減輕耳部炎症反應,緩解因炎症導致的瘙癢感。此外,其還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可能有助於控制局部的感染。
冰片:清熱解毒、散風定驚。冰片具有清熱解毒、開竅醒神的作用,可以迅速清解耳部鬱積的熱毒,減輕局部的不適感。其散風定驚的功效也有助於緩解因癢而生的煩躁情緒。
綜合分析
「收癢丹」的組方思路是清熱降火、消炎止癢。通過龍骨的滋陰降火,配合皁刺的消炎止痛和冰片的清熱解毒,共同作用於耳部,達到快速止癢的目的。古文提到使用此藥時,會先引發更強烈的瘙癢感,然後才逐漸痊癒。這可能是由於冰片等藥物刺激局部,促使病邪外散,進而達到治療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古文提到此方主要針對因「腎肝之火」導致的耳癢。對於其他原因引起的耳癢,此方的效果可能有限。另外,古文還提到在痊癒後應服用六味丸三十斤,這提示了「收癢丹」可能只是治標之藥,而要徹底根治,還需要從根本上調理腎肝功能。
總之,「收癢丹」是一個針對特定病症(腎肝之火上炎導致的耳中奇癢)的經驗方,其組方思路清晰,藥物配伍合理,體現了中醫辨證論治的原則。
傳統服藥法
龍骨1錢,皂角刺1條(燒灰存性),冰片3分,雄鼠膽1枚。
先將前藥為末,後以鼠膽水調勻,而後以人乳再調,如厚糊一般。
將此藥盡抹入耳孔內,必然癢不可擋。必須人執其兩手,癢定而自愈矣。愈後常服六味丸。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較強的清熱解毒、止癢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傷陰。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收癢丹, 出處:《石室秘錄》卷四。 組成:龍骨1錢,皂角刺1條(燒灰存性),冰片3分,雄鼠膽1枚。 主治:腎肝之火,結於耳中,耳中作癢,以禾刺之,尚不足以安其癢,自欲以刀刺其底,始快然,否則癢極欲死。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