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救癢丹方劑中加入龍骨,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止癢止痛: 龍骨性寒,味甘鹹,入肝、腎經。具有收斂固澀、鎮靜安神之效。對於因血虛風燥、肝腎不足引起的皮膚瘙癢、疼痛等症狀,龍骨可起到止癢止痛的作用。
- 清熱解毒: 龍骨還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對於一些因濕熱、毒邪引起的皮膚瘙癢、瘡瘍等症狀,龍骨可以起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癢的作用。
因此,在救癢丹方劑中加入龍骨,可有效治療各種原因引起的皮膚瘙癢,達到止癢、止痛、清熱解毒的效果。
「救癢丹」方劑中加入冰片,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清熱止癢:冰片性涼,具有清熱解毒、止癢止痛之效,可有效緩解皮膚瘙癢症狀,尤其適用於因熱毒引起的皮膚瘙癢。
- 消腫生肌:冰片能促進血液循環,加速組織修復,對於因感染或外傷引起的皮膚紅腫、潰瘍有較好的消腫生肌效果,有助於改善皮膚狀況。
冰片在「救癢丹」中與其他藥材配合使用,可發揮協同作用,達到更佳的治療效果。
「救癢丹」方劑中加入「皁刺」,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止癢消炎: 皁刺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癢之功效。其皁苷成分能抑制皮膚炎症,減輕瘙癢症狀。
- 殺菌除蟲: 皁刺亦具有一定的殺菌除蟲作用,可抑制皮膚表面的病原微生物,減輕因細菌感染引起的皮膚瘙癢。
因此,在「救癢丹」方劑中加入皁刺,可有效地治療因皮膚炎症、感染等因素引起的瘙癢症狀,達到止癢消炎、殺菌除蟲的效果。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救癢丹」主治功效分析
古文內容分析
根據《瘍醫大全》顧世澄所記載的內容,中藥方劑「救癢丹」主要用於治療耳癢症狀。古文描述了一種耳癢的病症,患者會感到耳內奇癢無比,甚至用木棍搔癢都無法緩解,必須用鐵器刮擦耳底,發出錚錚聲響,才能暫時舒緩,否則癢得難以忍受。岐天師認為這種症狀是由於「腎肝之火結成鐵底於耳中」,非一般湯藥可以治療,因此推薦使用「救癢丹」。
另一則記載提到,耳癢也可以用胡桃肉煨熱塞入耳中,或用火酒滴入耳中來暫時緩解症狀。
治療原理分析
從古文描述的病症「腎肝之火結成鐵底於耳中」來看,「救癢丹」的治療原理主要針對以下幾點:
- 清瀉腎肝之火: 龍骨具有鎮靜安神、滋陰降火的功效,可以清瀉腎肝之火。
- 消炎止癢: 冰片具有消炎止痛的作用,可以減輕耳內的炎症反應,從而緩解癢感。
- 化解「鐵底」: 古文雖未明確說明「鐵底」的具體含義,但推測可能指的是耳內的分泌物結塊或炎症產物。皁刺具有殺菌消毒、解毒利尿的功效,可能有助於軟化、分解這些結塊,並促進其排出。
總結來說,「救癢丹」透過清瀉腎肝之火、消炎止癢以及可能有助於化解耳內「鐵底」的作用,來達到治療耳癢的目的。
治療功效分析
基於上述藥物組成和治療原理,「救癢丹」的主要功效為治療耳癢,特別是因腎肝火旺所引起的嚴重耳癢症狀。古文也提到「救癢丹」可以用於治療「耳中有核,或耳屎凝結難取」,這可能是因為皁刺具有的殺菌消毒、解毒利尿的功效,可能有助於軟化和排除耳內積聚物。
總結
「救癢丹」是一個針對耳癢症狀的中藥方劑,其主要透過龍骨、冰片、皁刺三味藥材,分別發揮清瀉腎肝之火、消炎止癢、殺菌消毒的作用,來達到治療目的。特別適用於因「腎肝之火」所致的嚴重耳癢。
中藥 | 功效 | 應用於「救癢丹」的作用 |
---|---|---|
龍骨 | 鎮靜安神、滋陰降火 | 清瀉腎肝之火 |
冰片 | 消炎止痛、開竅醒腦 | 消炎止癢 |
皁刺 | 殺菌消毒、解毒利尿 | 可能有助於軟化、分解耳內結塊 |
傳統服藥法
龍骨1錢,冰片3分,皂角刺1條(燒灰存性)。
上為細末。
用雄鼠膽1枚,水調勻,加人乳再調如厚糊,盡抹入耳孔內。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耳癢。但由於本方中含有龍骨、冰片、皂刺等成分,有一定的毒性,因此在使用時應遵醫囑,不可自行服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救癢丹, 出處:《瘍醫大全》卷十三。 組成:龍骨1錢,冰片3分,皂角刺1條(燒灰存性)。 主治:耳癢。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