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小槐實丸中加入槐角,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瀉火解毒: 槐角性寒,味苦,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之效,可治療熱毒壅盛所致的腸胃炎、痢疾、痔瘡等病症。
- 收斂止血: 槐角含有鞣質,具有收斂止血作用,可治療腸道出血、痔瘡出血等病症。
因此,小槐實丸中加入槐角,能有效發揮清熱解毒、收斂止血的作用,提高藥效。
小槐實丸中加入白糖,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一、 調和藥性: 小槐實丸以槐實為主藥,性寒涼,具清熱止血、涼血止痢之效。白糖性甘溫,可中和槐實的寒涼之性,使藥性更為平和,避免寒涼傷脾胃。
二、 改善口感: 白糖能改善藥丸的口感,使其更容易服用。由於小槐實丸成分中含有槐實等苦味藥材,加入白糖可減少苦味,提高患者服藥的依從性。
小槐實丸中加入白礬,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收斂固澀: 白礬性寒,味酸澀,具有收斂固澀之效,可協助槐實、地榆等藥材收斂止血,並固澀腸道,治療便血、痔瘡等症狀。
- 清熱解毒: 白礬亦具清熱解毒之功效,可輔助槐實等藥材清熱瀉火,並解毒消腫,對於因熱毒引起的便血、痔瘡等症狀,具有較好的療效。
因此,白礬的加入可增強小槐實丸的止血、固澀、清熱解毒功效,使藥效更加顯著。
小槐實丸方中加入硫磺,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解毒消腫: 硫磺性寒,具有解毒消腫、殺蟲止癢之效。與方中槐角、地榆等藥物合用,能加強其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之功效,對於濕熱蘊結、瘡瘍腫毒等病症,可起到更好的治療作用。
二、抗菌消炎: 硫磺具有較強的抗菌消炎作用,能抑制多種細菌的生長繁殖。與方中其他藥物配合使用,可增強抗菌消炎功效,對於濕熱所致的瘡瘍、濕疹等疾病,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小槐實丸方劑中加入大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瀉熱通便: 大黃性寒,味苦,具有瀉熱通便、清熱解毒的功效。小槐實丸主治濕熱下注、腸風下血等症,大黃可清熱瀉火,促進腸道蠕動,使熱毒隨糞便排出,達到止血止痛的效果。
- 活血化瘀: 大黃亦有活血化瘀之效。小槐實丸中槐角、地榆等藥物均具止血作用,大黃的活血化瘀功效可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藥物更好地發揮止血效果,並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傷口癒合。
總而言之,大黃在小槐實丸中,既能清熱瀉火、通便止血,又能活血化瘀,協同其他藥物共同達到治療目的。
中藥方劑[小槐實丸]的組成中包含[乾漆],因為乾漆具有強效的燥濕解毒作用。在中醫中,乾漆用於治療由濕熱引起的病症,如皮膚病、腫塊等。它能夠迅速清除體內濕熱,改善病症。然而,乾漆的毒性較強,使用時需謹慎。在[小槐實丸]中,乾漆的加入能夠加強方劑的燥濕解毒效果。
中藥方劑[小槐實丸]的組成中包含[龍骨],因為龍骨具有安神鎮靜的作用。在中醫中,龍骨用於治療由心神不安引起的症狀,如失眠、焦慮等。它能夠有效穩定情緒,改善睡眠質量。在[小槐實丸]中,龍骨的加入可以加強方劑的安神效果,提升整體療效。
主治功效
小槐實丸主治功效分析
小槐實丸,源自孫思邈《千金翼方》及《備急千金要方》,主治「五痔十年者」,即久治不愈的痔瘡。其組成藥物及功效如下:
**槐角(槐子):**為本方君藥。其味苦寒,具有清熱涼血、止血、降壓的功效。槐角能清泄腸胃濕熱,涼血止血,對於因濕熱瘀阻導致的痔瘡出血、腫痛有較好的療效。 其清熱作用可抑制炎症反應,而止血作用則能有效控制痔瘡出血。
**白糖:**具有補中、解毒、潤燥、止痛的功效。方中白糖的作用可能不僅僅是調味,更可能藉由潤燥的功能,緩解腸燥便祕,輔助清熱藥物發揮功效,並減輕藥物刺激性。
**白礬(礬石):**性寒味酸澀,具有清熱、消炎、解毒、殺蟲的功效。白礬具有很強的收斂作用,能消炎止痛,減少痔瘡的滲出,並起到一定的殺菌作用,抑制感染。
**硫磺:**性溫味辛,具有殺蟲、止癢、溫腎、除濕的功效。硫磺具有殺菌作用,能抑制痔瘡局部細菌感染,同時其溫腎除濕的特性,也可能針對因濕邪困阻而引起的痔瘡。但需注意其用量及炮製方法,避免刺激腸胃。
**大黃:**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通便、利尿的功效。大黃可瀉熱通便,清除腸道積滯,緩解便祕引起的痔瘡加重。但其峻下作用較強,需謹慎使用,並配合其他藥物,減少其刺激性。
**乾漆:**性溫味苦,具有活血、化瘀、解毒、消腫的功效。乾漆能活血化瘀,消散瘀血腫塊,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從而減輕痔瘡腫痛。
**龍骨:**性平味甘,具有鎮靜、安神、固精、止汗的功效。龍骨能收斂止血,並具有鎮痛安神的作用,緩解因痔瘡疼痛引起的焦慮不安。
治療原理分析:
小槐實丸治療久治不愈的痔瘡,主要體現在其清熱涼血、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整體治療策略上。方中槐角為君藥,清熱涼血止血;大黃瀉熱通便;白礬收斂消炎;乾漆活血化瘀;龍骨鎮靜止痛;硫磺殺蟲止癢;白糖潤燥緩和。諸藥合用,標本兼治,共同達到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消腫止痛、殺蟲止癢的功效,從而有效治療久治不愈的痔瘡。 其運用寒熱溫平之藥相配合,平衡藥性,減少單味藥物的毒副作用,達到較好的療效。
需要注意的是,本方劑的組成及用法用量應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進行,切勿自行服用。 以上分析僅供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生的診斷和治療。
傳統服藥法
槐子3斤,白糖2斤,礬石1斤,硫黃1斤,大黃10兩,乾漆10兩,龍骨10兩。上藥搗篩四味,其二種石及糖並細切,納銅器中,一石米下蒸之,以綿絞取汁以和藥為丸,並手丸之,如梧桐子大,陰乾。
每服20丸,稍增至30丸,酒送下,日3次。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孕婦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小槐實丸, 出處:《千金》卷二十三。 組成:槐子3斤,白糖2斤,礬石1斤,硫黃1斤,大黃10兩,乾漆10兩,龍骨10兩。 主治:五痔十年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