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涼散煎
BAI LIANG SAN JI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醫方類聚》卷六十五引《龍樹菩薩眼論》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熱/寒比例
寒 (0.23)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白涼散煎中加入蕤仁,主要是基於其清熱明目的功效。
蕤仁性涼,味甘,入肝經,具有清熱除煩、明目退翳之效。白涼散煎作為治療目赤腫痛、視物模糊等眼疾的方劑,蕤仁的加入可以清熱瀉火,緩解眼部炎症,同時也能滋養肝腎,促進視力恢復。
此外,蕤仁還兼具鎮靜安神的作用,對於因肝火上炎而引起的目赤疼痛、心煩失眠等症狀也有緩解作用,進一步提升了白涼散煎的療效。
白涼散煎中含有輕粉,其主要原因有二:
一、 清熱解毒: 輕粉性寒,具有清熱解毒、燥濕止癢的功效,可用於治療濕熱所致的皮膚病,如濕疹、皮炎、瘡瘍等。白涼散煎主要用於治療暑熱引起的面色潮紅、口渴、心煩、皮膚瘙癢等症狀,輕粉的清熱解毒作用可以有效緩解這些症狀。
二、 殺蟲止癢: 輕粉還具有殺蟲止癢的功效,可用於治療寄生蟲感染引起的皮膚病,如疥瘡、陰蝨病等。白涼散煎中含有其他止癢消炎藥材,與輕粉共同作用,可更有效地達到殺蟲止癢的效果。
白涼散煎方中使用冰片,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冰片性涼,味辛,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因熱毒引起的皮膚炎症、潰瘍、腫痛等症狀,冰片能有效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促進傷口癒合。
2. 透疹止癢: 冰片具有通竅、透疹的作用,能促進疹子透發,減少皮膚瘙癢。對於因熱毒引起的疹子,冰片能有效地透疹止癢,緩解患者的痛苦。
因此,白涼散煎方中使用冰片,旨在通過其清熱解毒、消腫止痛、透疹止癢的功效,治療因熱毒引起的皮膚疾病。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白涼散煎」主治「浮翳障」,此為古代中醫眼科病症名,指眼表出現輕薄雲霧狀翳膜,遮蔽視線,多因風熱上攻、肝肺積熱或外傷所致。其特點為翳膜浮淺、未深嵌眼絡,故以清涼退翳、散風明目為治法。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蕤仁
- 性味甘寒,歸肝經,《本草綱目》載其能「明目止痛」,善消目中赤痛、翳膜遮睛。其質潤可緩解眼目乾澀,寒性則清肝經浮熱,符合「浮翳」因熱而生的病機。
- 作用原理:透過清肝涼血,抑制風熱上炎,減少翳膜生成;其油脂特性或可軟化已生翳障,助其消散。
膩粉(輕粉)
- 為水銀昇華製成,性寒有毒,古方多外用以攻毒消腫。《本草衍義》提其「去風熱瘡癬」。
- 配伍思考:此處用量極少(等分但配伍龍腦制約),取其寒涼之性直折火毒,兼以微量毒性腐蝕浮翳表層,促進代謝脫落。然須嚴格控制劑量以防刺激。
龍腦(冰片)
- 辛涼芳香,《醫林纂要》言其「散鬱火、通諸竅」,為眼科要藥。其透竅之力能引藥上行目竅,且局部使用可促氣血流通、緩解翳障凝滯。
- 協同效應:與蕤仁一潤一散,助藥力滲透;其清涼感亦可減輕膩粉燥烈之性。
兒孩兒乳(人乳)
- 《千金方》載人乳「潤燥清熱」,此處用作調和劑。其性平和富含營養,可緩解眼部乾澀,亦能中和藥性,避免膩粉、龍腦過於峻烈。
方劑配伍邏輯
此方以「清熱退翳」為核心:
- 蕤仁為君:直入肝經,清熱潤目以治本。
- 膩粉為臣:局部攻削浮翳治標,然借龍腦之疏散與人乳之潤澤制其毒性。
- 龍腦為佐使:開鬱導滯,引諸藥達病所。
整體體現「外治浮翳」思路,透過清熱、腐蝕、透散三法並行,針對輕淺翳膜病變。然須注意,古代外用方劑多針對特定證型,現代應用需辨證審慎。
傳統服藥法
蕤仁、 膩粉各等分, 龍腦少許。
上為極細末。
以兒孩兒乳調,敷眼中。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傷陰。
相同名稱方劑
白涼散煎, 出處:《醫方類聚》卷六十五引《龍樹菩薩眼論》。 組成:蕤仁、膩粉各等分,龍腦少許。 主治:浮翳障。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