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心散

ZHEN XIN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5

寒性指數

3

複方歸經比例

膀胱經 23%
腎經 15%
脾經 15%
肝經 15%
肺經 15%
心經 7%
膽經 7%
膀胱經
腎經
脾經
肝經
肺經
心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鎮心散中加入羌活,主要是為了 疏散風寒,並 兼顧解表 之效。

羌活味辛性溫,入肝經,具有 祛風散寒、解表止痛 的功效。鎮心散用於治療心神不安、失眠多夢等症,而風寒內侵、阻滯心神,是導致此類症狀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加入羌活可以 驅散風寒,疏通經絡,使心神安定,達到鎮心安神之效。同時,羌活也可 緩解表證,如頭痛、鼻塞等,進一步提高藥效。

鎮心散中加入防風,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疏風解表,兼能止痙: 防風味辛、性微溫,入肺、膀胱經,具有疏散風寒、止痙攣的功效。鎮心散多用於治療心神不安、驚悸失眠等症,而風邪入絡,常導致心神不寧,故以防風疏風解表,以達止痙安神之效。
  2. 配伍增效,相輔相成: 鎮心散中多配伍川芎、白芍等藥材,防風與其共同作用,可使藥效更為顯著。例如,防風可助川芎活血行氣,並引其上行於頭面,以達到疏風解表、安神止痛的作用。

鎮心散中加入天麻,乃因其具有鎮靜安神之效。天麻性平,味甘,入肝經,具有平肝熄風、止痙定驚之功。其有效成分能抑制神經興奮,減輕腦部緊張,起到安神定志的作用。

此外,天麻還可改善腦部血液循環,有助於緩解頭痛、頭暈等症狀,進一步達到鎮心安神之效。故鎮心散中加入天麻,有助於緩解心神不寧、心悸失眠等症狀,起到鎮心安神之效。

主治功效


鎮心散,中藥方劑,主要由羌活、防風、天麻組成,主治心神不寧、驚悸煩赤、痙攣等症。

羌活

  • 性辛溫,味苦。
  • 歸肺、脾、膀胱經。
  • 有發散風寒、祛風除濕、舒筋活絡之功。
  • 用於外感風寒,頭痛身痛,惡寒發熱,肌肉痙攣,抽搐等症。

防風

  • 性溫,味微苦。
  • 歸肺、脾、膀胱經。
  • 有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等功效。
  • 用於感冒、流行性感冒,風濕、類風濕關節炎,痛風,瘀血經閉,痛經,瘡瘍腫毒等症。

天麻

  • 性平,味甘。
  • 歸肝、腎經。
  • 有平肝息風、祛風除濕、活絡止痛、補血養肝、安神等功效。
  • 用於癲癇、驚風,眩暈、頭痛,肌肉痙攣,肝血不足,神經衰弱,失眠等症。

鎮心散方中,羌活發散風寒,祛風除濕,舒筋活絡;防風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天麻平肝熄風,祛風除濕,活絡止痛,補血養肝,安神。三藥合用,共奏鎮心安神之效。

鎮心散主要用於治療以下症狀:

  • 心神不寧:心神不安寧,心神不寧,思慮過多。
  • 驚悸煩赤:驚恐不安,煩躁不安,面赤耳熱。
  • 瘈瘲:抽搐、痙攣。

鎮心散為常用中藥方劑之一,在臨牀治療中療效顯著,備受醫家推崇。

傳統服藥法


丹砂(研)2錢,犀角(鎊)1字,人參3錢,白茯苓(去黑皮)3錢,牛黃(研)1字,麝香(研)3字。
上為細散,入研者三味,再研勻。
每服半錢匕,或1字匕,薄荷湯調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癲狂狂躁妄想狀態

相同名稱方劑


鎮心散, 出處:《普濟方》卷一四九。 組成:白龍骨(緊者)不拘多少。 主治:時氣汗後發狂。

鎮心散, 出處:《活幼口議》卷二十。 組成:四聖湯加朱砂、羌活、防風、天麻。 主治:心神不寧,驚悸煩赤,瘈瘲。

鎮心散, 出處:《聖濟總錄》卷七。 組成:白牽牛(半生半炒)1兩,防風(去叉)1兩,甘草(銼)1兩。 主治:癱緩風。四肢緩弱無力。

鎮心散, 出處:《聖濟總錄》卷十六。 組成:丹砂(研)2錢,犀角(鎊)1字,人參3錢,白茯苓(去黑皮)3錢,牛黃(研)1字,麝香(研)3字。 主治:小兒驚熱,神亂形躍。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