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退毒飲中包含穿山甲,主要原因如下:
- 穿山甲性味辛、涼,具有通經活絡、消腫止痛的功效。其對於毒蛇咬傷、癰疽瘡瘍等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能起到解毒排毒的作用。
- 穿山甲入肺、胃經,可疏通經絡,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毒素的排出,加速傷口癒合。
因此,在退毒飲中加入穿山甲,能有效地發揮其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達到治療毒症的目的。
退毒飲中加入豬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利水滲濕:豬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腎經,具有利水滲濕、清熱解毒的功效。退毒飲多用於治療濕熱毒邪蘊結所致的疾病,如瘡瘍腫毒、濕疹等,而豬苓能有效利水滲濕,將體內濕熱毒邪排出,達到清熱解毒之效。
- 健脾益氣:豬苓亦有健脾益氣之功,可增強人體抵抗力,有助於抵抗毒邪入侵,促進機體康復。退毒飲中加入豬苓,不僅能清熱解毒,還能兼顧脾胃功能,使其在治療過程中發揮更好的療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便毒腫結。
傳統服藥法
穿山甲半兩(蘸法醋炙焦),木豬苓3錢(法醋微炙)。上為末。
每服2錢,食前老酒調下;次以法醋煮肥皂,研膏敷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淋巴腺炎
相同名稱方劑
退毒飲, 出處:《直指》卷二十三。 組成:穿山甲半兩(蘸法醋炙焦),木豬苓3錢(法醋微炙)。 主治:便毒腫結。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