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蛟散

二蛟散

ER JIAO S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5

寒性指數

33

熱/寒比例

極寒 (0.15)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12%
三焦經 12%
肝經 12%
胃經 12%
脾經 12%
腎經 12%
小腸經 12%
大腸經 12%
肺經
三焦經
肝經
胃經
脾經
腎經
小腸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二蛟散方劑中含有芒硝,主要原因在於其 瀉熱通便 的功效。

芒硝性寒,味鹹,入肝、大腸經,具有瀉熱通便、軟堅散結之效。二蛟散主治 熱毒蘊結,咽喉腫痛,口舌生瘡 等症,而芒硝能清熱瀉火,消腫止痛,並促進腸道蠕動,利於毒素排出,因此成為方劑中不可或缺的藥材。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二蛟散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生冷惱怒傷脾」所致病症,核心病機為 脾運失職,水濕停滯。其臨床表現可分三層解讀:

  1. 氣機阻滯:因「惱怒傷肝,生冷困脾」,肝脾失和,氣鬱濕阻,故「胸膈不寬」。
  2. 水濕泛溢:脾失健運,三焦水道不利,則「小水(小便)不利」,水濕浸漬肌表,發為「面目四肢浮腫」。
  3. 久病頑固:強調「諸藥不效」,暗示此方針對 濕濁內停日久、他法難消 的實證水腫,尤重「邪實而正未大虛」之候。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芒消(芒硝)

    • 瀉熱通腑,逐水消腫:以其鹹寒苦瀉之性,走腸胃、滌盪積滯,使水濕從大便而泄。此為「通因通用」之法,尤適於濕熱壅塞之實證。
    • 軟堅散結:能破痰癖、消癥積,藉此疏通中焦氣機,緩解胸膈痞滿。
  2. 陳米炒焦

    • 健脾護胃,制芒硝峻烈:陳米本甘淡和中,炒焦後增苦味,既可助脾醒脾,又能防芒硝寒瀉傷中,體現「攻邪不傷正」思路。
    • 消食導滯:焦香入脾,化解生冷飲食停積,從源頭減少濕濁生成。

配伍精要

  • 峻下與扶正並行:芒硝瀉下力猛,然配陳米炒焦,既制其寒涼,又顧護胃氣,形成「一瀉一守」之格局。
  • 攻逐與調中兼施:赤砂糖甘溫入脾,協調藥性,白滾湯送服助藥力溫行,契合「濕為陰邪,非溫不化」之理。

治療原理推論
此方透過 「通腑泄濁」為主、「健脾消積」為輔 的雙向調節,達到:

  1. 瀉實以開鬱:芒硝瀉下逐水,直接解除水濕停聚之標;
  2. 運脾以杜源:陳米恢復脾運,間接阻斷水濕再生之本;
  3. 氣行則水行:腑氣通暢後,三焦氣機得復,小便自利,浮腫隨消。

適應特點
適用於 水腫初起、體質尚實 者(「大人壯實者」),若日久正虛,則需配合加味胃苓湯(健脾利水方)交替使用,體現中醫「間者並行,甚者獨行」的治療智慧。

傳統服藥法


芒消3兩(提淨),陳米(三年者,炒焦)。
同入鍋內溶化炒乾為末。每用1平杯,和勻,再研極細。
大人壯實者,每服3錢;小兒十歲上下者,1錢2分,俱用赤砂糖3茶匙和白滾湯半茶鐘,空心調服。至午大便1次,至晚再便1次,其疾先從眼胞消起,日久元氣虛者,與加味胃苓湯間服。至重者,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容易生氣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腹瀉全身性水腫四肢浮腫發脹吞咽障礙

相同名稱方劑


二蛟散, 出處:《外科正宗》卷四。 組成:芒消3兩(提淨),陳米(三年者,炒焦)。 主治:生冷惱怒傷脾,致胸膈不寬,小水不利,面目四肢浮腫,諸藥不效。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