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二肝丹中加入九節菖蒲,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疏肝解鬱,行氣止痛: 九節菖蒲味辛、性溫,入心、肝經,具有行氣活血、開竅醒神之效。肝主疏泄,喜條達,若肝氣鬱結,則可導致胸脅疼痛、脘腹脹滿等症狀。九節菖蒲可疏肝解鬱,行氣止痛,緩解肝氣鬱結所致的不適。
- 化痰開竅,醒神益智: 九節菖蒲具有化痰開竅的功效,有助於改善頭昏腦脹、神志不清等症狀。此外,九節菖蒲還可益智健腦,對於因肝氣鬱結而導致的記憶力下降、思維遲鈍等症狀也有一定的療效。
總而言之,二肝丹中加入九節菖蒲,旨在通過疏肝解鬱、行氣止痛、化痰開竅等作用,達到治療肝氣鬱結相關疾病的目的。
二肝丹方劑中包含漏蘆,主要原因如下:
- 清熱解毒:漏蘆味苦性寒,善於清熱解毒,尤其對於肝膽濕熱所致的黃疸、目赤腫痛、口苦咽乾等症狀有顯著療效。二肝丹主治肝膽濕熱,故選用漏蘆以清熱解毒,消散肝膽濕熱。
- 利濕退黃:漏蘆具有利濕退黃的作用,可促進體內濕熱的排出,有助於減輕黃疸症狀。二肝丹方劑中,漏蘆的加入,不僅能清熱解毒,更能幫助利濕退黃,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二肝丹方劑中包含胡黃連,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清熱解毒: 胡黃連性寒,味苦,入肝經,具有清熱解毒、瀉火除煩的功效。二肝丹主治肝膽濕熱所致的黃疸、目赤、口苦、脅痛等症,胡黃連的清熱解毒作用,可有效瀉肝火、清濕熱,從根本上緩解病症。
- 抑菌抗炎: 胡黃連具有抗菌抗炎作用,能抑制肝膽部位的細菌感染,進一步減輕炎症反應,促進肝膽功能恢復。
因此,胡黃連作為二肝丹的組成藥物,既能清熱解毒,又能抑菌抗炎,是治療肝膽濕熱證的有效藥物。
二肝丹方劑中包含地榆,主要原因如下:
- 清熱涼血,止血止痛:地榆性寒,味苦澀,入肝、脾經。具有清熱涼血、止血止痛之效,對於肝經熱盛、血熱妄行所致的各種出血症狀,如吐血、衄血、尿血、便血等,均有較好的療效。
- 收斂止瀉,消腫生肌:地榆亦具收斂止瀉、消腫生肌之效,能治療脾胃虛弱、濕熱下注所致的腹瀉、痢疾等病症。此外,地榆還可用於治療外傷出血、潰瘍、瘡瘍等,起到收斂止血、消腫生肌的作用。
二肝丹方劑中加入地榆,正是利用其清熱涼血、止血止痛的功效,配合其他藥材,達到治療肝經熱盛、血熱妄行等病症的目的。
二肝丹方劑中包含豬肝,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肝益血: 豬肝富含鐵質,為血紅蛋白的重要成分,可補益肝血,改善貧血等症狀。中醫認為肝主血,肝血不足容易導致面色蒼白、頭暈眼花、乏力等,而豬肝的補血作用正好可以改善這些症狀。
- 解毒清熱: 豬肝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B、D等,可促進肝臟解毒功能,並具有清熱作用。中醫認為肝臟具有解毒功能,當肝臟解毒能力下降時,容易出現各種中毒症狀,而豬肝的解毒清熱作用可以幫助肝臟排毒,改善肝功能。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二肝丹」之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二肝丹」主治「無辜疳痢不止」,此證屬中醫兒科疳積痢疾範疇。
- 無辜疳:為古代小兒疳疾之一,多因飲食不潔或蟲積所致,症見形瘦腹大、毛髮焦枯、久痢不止,甚至夾雜血便,類似現代營養不良伴腸道感染或寄生蟲病。
- 痢不止:指下痢遷延不癒,可能因脾胃虛弱、濕熱積滯或蟲毒內擾,導致氣血失和。
此方以「二肝」(雞肝、豬肝)為君藥,取「以肝補肝」之意,結合清熱活血、化濕止痢之品,標本兼顧,專治疳痢久瀉。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藥物配伍分析
動物藥(君藥)
- 雞肝、豬肝:甘溫補虛,養肝明目,針對疳積久痢傷及肝脾之陰血。《本草綱目》載雞肝「療風虛目暗」,豬肝「補肝養血」,契合小兒疳痢氣血耗損之病機。
清熱解毒藥(臣藥)
- 胡黃連:苦寒清熱,專退疳熱,《開寶本草》言其「主久痢成疳」。
- 漏蘆:清熱解毒,治熱毒血痢,《神農本草經》稱其「主皮膚熱毒、惡瘡疽痔」。
- 地膽草:苦寒瀉火,清熱涼血,用於濕熱痢疾。
止血化濕藥(佐藥)
- 地榆:酸澀微寒,涼血止血,治血痢,《日華子本草》謂其「止吐血、鼻洪、腸風、血痢」。
- 九節菖蒲:芳香化濕、開竅醒脾,《本草備要》載其「開心孔,利九竅」,助脾胃運化濕濁。
引藥(使藥)
- 麝香湯送服:麝香辛溫走竄,通絡開竅,助藥力透達病所,兼醒脾調氣。
2. 方劑配伍邏輯
- 標本同治:
- 治標:胡黃連、漏蘆、地膽草清熱解毒,地榆止血斂腸,針對濕熱痢疾之標。
- 治本:雞肝、豬肝補益肝脾,菖蒲化濕醒脾,扶正以杜絕疳積復發。
- 動靜結合:動物藥補養與植物藥攻邪並行,配合麝香辛散,補而不滯。
3. 製法與服法之意義
- 搗膏為丸:肝藥與草藥共搗成膏,保留血肉有情之品的滋補力,丸劑緩圖,適合小兒久痢體虛。
- 黍米大丸劑:小劑量漸進,避兔苦寒傷胃。
- 食前服:空腹用藥,使藥力直達腸道。
總結:此方以補肝健脾為本,清熱化濕為標,結合止血通竅,針對疳積痢疾之虛實夾雜證,體現中醫「攻補兼施」的治療思維。
傳統服藥法
地膽草1兩,九節菖蒲1兩,漏蘆1兩,胡黃連0.5兩,地榆0.5兩(羅末), 雞肝1兩,豬肝(鹽少許,同藥煮熟)1兩。石臼中搗200杵成膏,為丸如黍米大。每服10丸,食前麝香湯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性,孕婦、哺乳期婦女、小兒慎用。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相同名稱方劑
二肝丹, 出處:《幼幼新書》卷二十四引張渙方。 組成:地膽草1兩,九節菖蒲1兩,漏蘆1兩,胡黃連半兩,地榆半兩(羅末),雞肝1兩,豬肝(鹽少許,同藥煮熟)1兩。 主治:無辜疳痢不止。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