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斑延丸
BAN YAN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醫略六書》卷二十八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熱/寒比例
極熱 (7.50)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斑延丸中含有斑蝥,主要基於其毒性物質的藥理作用。斑蝥含有斑蝥素,其具有破血逐瘀、通經散結等功效,對治療血瘀經閉、癥瘕積聚、瘰癧、惡瘡等病症具有一定的療效。然而,斑蝥毒性較大,需嚴格控制劑量,並在專業醫師指導下使用,以免造成中毒。因此,斑延丸的使用需謹慎,不可自行服用。
斑延丸中加入延胡索,主要是考慮其活血化瘀和止痛的功效。延胡索性味辛溫,入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疏肝解鬱的功效。對於斑延丸所針對的瘀血阻滯、氣血不通所致的各種疼痛症狀,延胡索能有效改善血液循環,促進瘀血消散,達到止痛的效果。此外,延胡索還能疏肝解鬱,緩解患者因疼痛引起的焦慮和抑鬱情緒,有助於整體療效的提升。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斑延丸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劑主治「鬼胎,脈無常候者」。古稱「鬼胎」多指婦人腹中異常積聚,狀如懷孕卻非真胎,可能為氣血瘀滯、痰濁凝結或邪毒內阻所致。其脈象「無常候」,反映病因詭譎、病機複雜,非典型妊娠或病理產物積滯。方中以局部納藥(陰道用藥)為法,旨在直接作用於胞宮,破積逐瘀,使「惡物下」為效驗指標,屬攻邪峻劑範疇。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探討
斑蝥(1兩):
- 性味辛熱,有大毒,傳統用於破血逐瘀、攻毒散結。其強烈刺激性可引局部充血、促進組織代謝,甚至引起黏膜壞死脫落。於此方中,恐藉其「以毒攻毒」之性,破除胞宮內異常積聚(如瘀血、痰核),迫使「惡物」排出。
玄胡索(2兩,即延胡索):
- 辛苦溫,擅活血行氣止痛。此處用量倍於斑蝥,一方面緩和斑蝥峻烈之性,另一方面利用其走竄特性,疏通氣血,助斑蝥散結之力,並減緩局部用藥之痛感。
配伍與劑型設計:
- 蜜搗作挺:蜂蜜緩和毒性,黏合藥物成形,便于置入。
- 綿裹留頭:避免藥物直接接觸黏膜造成過度損傷,且「留頭外出」利於取出,顯示古人對局部用藥安全性的考量。
- 藥深尺許:直達病所,針對下焦胞宮病變,可能通過局部刺激誘導病理性產物(如異常增生組織)脫落。
推論可能功效機理
此方以斑蝥為主,玄胡索為輔,利用斑蝥之毒性與刺激作用,直接破壞病竈組織(如偽胎、瘀塊),結合延胡索活血行氣,促使病理產物排出。其作用類似現代「腐蝕療法」,但需明確古人對「鬼胎」的診斷可能涵蓋今之「子宮肌瘤」「異常妊娠」或「婦科腫瘤」等。然其峻烈特性,反映古代對疑難重症「峻藥攻邪」的思路,以「惡物下」為療效判斷,體現「給邪出路」的治療原則。
傳統服藥法
斑蝥1兩,玄胡索2兩。
上為末,蜜搗作挺,綿裹。
納陰中,留頭外出,藥深尺許。以惡物下為度。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斑延丸, 出處:《醫略六書》卷二十八。 組成:斑蝥1兩,玄胡索2兩。 主治:鬼胎,脈無常候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