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屑丸

鐵屑丸

TIE XIE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青囊秘傳》

熱性指數

12

寒性指數

19

熱/寒比例

偏寒 (0.63)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9%
大腸經 15%
胃經 14%
肝經 13%
膀胱經 13%
肺經 7%
膽經 6%
脾經
大腸經
胃經
肝經
膀胱經
肺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鐵屑丸中包含鐵砂,乃取其補血益氣之效。鐵為造血之本,而鐵砂為鐵之精華,其顆粒細小,易於人體吸收,故能快速補鐵,改善血虛所致的頭暈目眩、面色蒼白、乏力等症狀。

此外,鐵砂亦有溫陽散寒之功效,對於寒凝血瘀、經寒不調等症狀亦有一定療效。因此,鐵屑丸中加入鐵砂,可謂補血益氣、溫陽散寒之妙用,符合中醫「辨證論治」的原則。

鐵屑丸方劑中加入大棗,主要原因有二:

  1. 緩和藥性: 鐵屑性寒,容易損傷脾胃,而大棗味甘性溫,能補脾胃之氣,緩和鐵屑的寒性,避免其對脾胃造成過大的刺激。
  2. 補益氣血: 大棗有補益氣血的功效,能促進血紅蛋白的生成,有助於鐵屑更好地被人體吸收利用,提高療效。

大棗的加入,既能緩解藥性,又能增強藥效,使鐵屑丸的療效更佳,對人體更為安全。

鐵屑丸中加入茵陳蒿,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清熱利濕: 茵陳蒿性寒,味苦,具有清熱利濕、利膽退黃之效。鐵屑丸常用於治療濕熱黃疸,茵陳蒿可幫助清熱利濕,促進膽汁分泌,減輕黃疸症狀。
  2. 解毒消腫: 茵陳蒿亦有解毒消腫的作用,可幫助清除體內毒素,並緩解炎症。鐵屑丸中含有鐵屑,可能對部分人羣造成一定的刺激,而茵陳蒿可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減少副作用。

鐵屑丸方劑中加入白礬,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收斂止血:白礬性寒,味酸澀,具有收斂止血的功效。鐵屑丸多用於治療外傷出血,白礬可收斂傷口,促進血液凝固,止血效果顯著。
  2. 解毒消腫:白礬亦具解毒消腫之效。鐵屑丸中鐵屑易生鏽,白礬可解鐵屑的毒性,防止其對傷口造成二次傷害,並能消腫止痛,促進傷口癒合。

綜上所述,白礬在鐵屑丸方劑中起著收斂止血、解毒消腫的雙重作用,有助於加速傷口癒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鐵屑丸主治「黃疸、皮水、水腫」,此三證皆與水濕停聚、氣化不利相關,屬中醫「水腫病」範疇。

  1. 黃疸:此處當指「陰黃」,因方中茵陳蒿配伍皂礬、醋製針砂,推測為濕濁瘀阻膽道或脾虛濕蘊所致,症見身目發黃、色澤晦暗。
  2. 皮水:屬水腫之一,多因脾失健運,水濕泛溢肌膚,症見四肢浮腫、按之凹陷。
  3. 水腫:泛指體內水液代謝失常,停留於肌膚腠理,與脾、腎、三焦氣化失司相關。

本方以「燥濕利水、消積退黃」為核心,針對水濕兼瘀滯之證,尤適合濕濁內停、久病成積者。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針砂(醋淬)

  • 性味歸經:辛、鹹,平;入肝、脾經。
  • 作用
    • 醋淬後增強「散瘀消積、利水退黃」之效,古法認為針砂能「克化頑積」,助脾胃運化水濕。
    • 現代理解:含鐵質,可能改善貧血性水腫,醋製後增加溶解度,促進吸收。

2. 黑棗(醋製)

  • 性味歸經:甘、溫;入脾、胃經。
  • 作用
    • 健脾益氣,緩和針砂、皂礬峻烈之性,防傷正氣。
    • 醋蒸後兼「柔肝斂陰」之效,可制約皂礬燥性。

3. 茵陳蒿

  • 性味歸經:苦、辛,微寒;入肝、膽、脾經。
  • 作用
    • 為治黃疸要藥,清利濕熱,導濕濁從小便出。
    • 配伍皂礬、針砂,寒溫並用,適合濕熱與寒濕交雜之證。

4. 皂礬(煅)

  • 性味歸經:酸、澀,涼;入肝、脾經。
  • 作用
    • 煅後減毒性,增「燥濕消積、殺蟲退黃」之力,古稱「礬紅」,擅治黃腫、瘡癬。
    • 含硫酸亞鐵,可能補充鐵質,改善缺鐵性黃疸或水腫。

配伍邏輯與中醫原理

  1. 攻補兼施
    • 針砂、皂礬攻逐水濕瘀積,黑棗健脾護胃,防峻藥傷正。
  2. 辛開苦降
    • 茵陳蒿苦降利濕,針砂辛散消積,調暢氣機以復三焦水道。
  3. 醋製增效
    • 醋引藥入肝經,增強散瘀、軟堅之效,協同皂礬「化積退黃」。

治療原理:以「消積利水」為主,通過燥濕、健脾、行瘀,恢復脾胃升清降濁功能,使水濕從小便而解。適用於濕濁瘀阻、脾虛不運之實證或虛實夾雜證,久服則「絕根」,需注意病去即止,免傷陰血。

傳統服藥法


針砂1兩(醋淬7次,去砂存醋),黑棗5兩(飯鍋蒸2次,連皮去核搗若干,另加醋),茵陳蒿酌加分量(梗葉連用),皂礬(淨)7錢(銅鍋煅透)。
後二味為細末,以黑棗肉打爛,針砂醋和入為丸。
服至1料,小便多,為得力,4-5料絕根。
忌腥、鹽、濡潤助水之品。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性,不宜長期服用。
  • 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不宜服用。
  • 有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食道潰瘍等消化道潰瘍的患者不宜服用。
  • 有心臟病、肝病、腎病等慢性病的患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相關疾病


黃疸心內膜炎心包炎慢性腎衰竭二尖瓣狹窄三尖瓣疾病高血壓性心臟病高血壓性腎臟病心臟衰竭黃熱病全身性水腫皮膚顏色發黃

相同名稱方劑


鐵屑丸, 出處:《青囊秘傳》。 組成:針砂1兩(醋淬7次,去砂存醋),黑棗5兩(飯鍋蒸2次,連皮去核搗若乾,另加醋),茵陳蒿酌加分量(梗葉連用),皂礬(淨)7錢(銅鍋煅透)。 主治:黃疸,皮水,水腫。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