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厚朴桂心湯
HOU PU GUI XIN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外台》卷六引《必效方》
熱性指數
20
寒性指數
4
熱/寒比例
極熱 (5.00)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12%
胃經 12%
大腸經 12%
膀胱經 12%
心經 12%
肺經 12%
肝經 12%
腎經 12%
脾經
胃經
大腸經
膀胱經
心經
肺經
肝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厚朴桂心湯中包含厚朴,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厚朴性味辛溫,能行氣消積,化痰止咳。 方劑中厚朴與桂枝相伍,可溫陽散寒,通達氣機,改善胸悶、氣喘、咳嗽等症狀。
- 厚朴可降逆止嘔, 與桂枝、茯苓等藥材協同作用,可有效緩解噁心嘔吐、胃脘脹滿等症狀。
因此,厚朴在厚朴桂心湯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它不僅能改善呼吸系統疾病,還能緩解消化系統不適,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厚朴桂心湯中加入桂枝,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溫陽化氣,通陽散寒:桂枝性溫,味辛,具有溫陽化氣、通陽散寒之效。厚朴桂心湯主治心陽不足,寒凝心脈所致的胸悶、心悸、氣短等症,桂枝溫通心陽,助厚朴化濕消痰,共同溫暖心陽,改善心氣不足的症狀。
- 調和營衛,疏通經絡:桂枝能調和營衛,疏通經絡。厚朴桂心湯中加入桂枝,可幫助藥物更好地運行於經絡之中,改善心脈瘀阻,促進血液循環,達到整體調理的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厚朴桂心湯傳統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霍亂後渴,口乾,腹痛不止」,乃針對霍亂吐瀉後,氣津兩傷、寒濕內滯之證。霍亂暴吐暴下,津液驟失,故見口渴口乾;然其腹痛不止,則提示中焦氣機壅滯未解,兼有寒邪凝滯。此時若純用清潤恐助濕邪,過投溫燥又懼傷津,故需溫通與化濕並行,兼顧津液。
組成與治療原理探討:
厚朴(炙):
- 性味苦辛溫,主入脾、胃、肺經,《別錄》言其「溫中益氣,消痰下氣」,為行氣化濕要藥。
- 此方重用四兩,旨在破滯除滿:一則醒脾開結,化解濕濁內阻;二則行氣導滯,舒緩腹中脹痛。
- 炙後藥性稍緩,避免過燥傷陰,兼顧霍亂後津虧之體。
桂心:
- 性味辛甘大熱,能溫通陽氣、散寒止痛,《本經》謂其「主百病,養精神,和顏色」。
- 用量二兩,助厚朴溫運中焦,散寒凝而止腹痛;其辛散之性亦可宣通經脈,促進津液上承以緩口乾。
- 與厚朴相配,形成「溫陽化氣—行氣祛濕」之協同,使寒濕得散,氣機得暢。
配伍邏輯與整體作用:
- 溫燥與津傷的平衡:霍亂後雖有口渴,但病因寒濕未去,故以厚朴、桂心溫行氣化,使脾陽得振,水津自生。方後註明「服了如其渴欲得冷水,盡意飲之」,反映此證本質屬寒濕阻滯、津不上承之假渴,服藥後陽氣通則能飲冷水,提示病機轉化。
- 標本兼治:厚朴祛濕治標,桂心溫陽治本,共奏「行氣化濕、溫中止痛」之效,契合霍亂後寒濕滯留、氣津失調之複雜病機。
結論:
此方藥簡力專,通過溫通中焦、行氣化濕,解決霍亂後「邪未盡而正已傷」之矛盾。其治渴不避溫藥,正是中醫「治病求本」之體現——陽氣復則津自生,濕濁去則痛自止。
傳統服藥法
厚朴4兩(炙),桂心2兩。
上切。
以水4升,煮取1升2合,絞去滓,內分6合,細細飲之。服了如其渴欲得冷水,盡意飲之。
忌生蔥。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厚朴桂心湯, 出處:《外台》卷六引《必效方》。 組成:厚朴4兩(炙),桂心2兩。 主治:霍亂後渴,口乾,腹痛不止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